查词语
查词语

象形

拼音:xiàng xíng

注音:ㄒㄧㄤˋ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象形 xiàngxíng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六书之一,描摹实物的形状造字

英文翻译

1.{语}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or pictographs, e.g. 日 (sun) and 月 (moon) -- one of 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六书)

详细解释

(1).象其形。《大戴礼记·本命》:“化於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史记·乐书》:“凡音由於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序》:“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清 黄钧宰 《金壶七墨·元夕观灯》:“ 淮 扬 灯节最盛,鱼龙狮象、禽鸟螺蛤而外,凡农家渔樵,百工技艺,各以新意,象形为之,颇称轻巧。”
(2).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六书”之一。《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詰詘,日月是也。”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形状、形象与实际相符。
详细解释
象形是汉字演变的一个阶段,指的是汉字的字形与事物的形状相似。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事物的形态,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表示,从而形成了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汉字的起源,也是汉字发展的基础。
使用场景
象形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形状、外貌或形象与实际相符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人物、动物、物品的形状特征,也可以用于比喻、描绘景物等。
故事起源
象形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是商代人们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的文字,字形大多以事物的形态为基础,如“日”字就是太阳的形状。金文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文字,也以象形为主要特点。
成语结构
象形是一个形容词,由“象”和“形”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这幅画的画风非常象形,栩栩如生。2. 他的手绘作品很有特点,都是用象形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观察事物的形状和字形的相似之处来记忆象形这个词语。同时可以联想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想象那些古老的文字是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表达事物的形状的。
延伸学习
可以深入学习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更多关于象形文字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只小猫的脸长得很象形,眼睛圆圆的。2. 初中生:这幅画的画风很特别,整个画面都是用象形的方式表达出来的。3. 高中生:这篇文章运用了很多象形的描写手法,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和艺术感。4. 大学生:在这幅油画中,艺术家通过象形的手法,成功地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出来了。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