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桐叶之信

拼音:tóng yè zhī xìn

注音:ㄊㄨㄙˊ ㄧㄜˋ ㄓㄧ ㄒㄧ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帝王封拜的符信。《南史·宋纪上·武帝》:“叟诣帝曰:‘ 成王 不负桐叶之信,公亦应不忘司马之言。’”参见“ 桐叶封弟 ”。

基本含义
指传递消息或者信函的途径间接而不可靠。
详细解释
桐叶之信是一个比喻,比喻通过非正式的、不可靠的途径传递的消息或信函。类似于现代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桐叶之信也容易被篡改或者失真,因此不可全信。
使用场景
桐叶之信常用于形容传递消息不可靠或者不可信赖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批评或者警示他人不要轻易相信传闻或者不可靠的消息。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杨修的人,他与一位名叫蔡邕的官员有争执。为了陷害蔡邕,杨修编造了一封信,假装是蔡邕写给皇帝的密信,然后将这封信藏在桐树叶中,故意让人发现。然而,皇帝并没有轻信这份桐叶中的信函,而是派人调查了事实真相,最终揭穿了杨修的阴谋。从此,人们用“桐叶之信”来形容不可靠的消息传递。
成语结构
桐叶之信由“桐叶”和“之信”两个成语组成,其中“桐叶”指桐树叶,而“之信”表示信函。
例句
1. 他们之间的消息都是桐叶之信,根本不能相信。2. 别轻易相信那些桐叶之信,要通过可靠的渠道核实信息。
记忆技巧
可以使用图像联想法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片桐树叶上面写着“信”字,但桐树叶是容易飘落的,因此这个信函可能会被风吹走,变得不可靠。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传递消息相关的成语,如“耳食之言”、“道听途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不相信小明告诉我的那个消息,那明显是桐叶之信。初中生:别听信那些桐叶之信,要通过可靠的渠道获取信息。高中生:他们之间的争执是因为相信了一些桐叶之信,导致误会加深了。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