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缺德

拼音:quē dé

注音:ㄑㄩㄝ ㄉ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缺德 quēdé
[mean;wicked] 不顾道义,有损德行。指人做坏事及恶作剧
缺德的行为

英文翻译

1.mean; wicked; villainous

详细解释

不顾道义,有损德行。指人做坏事及恶作剧。多用作詈词。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我还是你的媳妇。一夜夫妻百日恩,我不做缺德的事。” 茅盾 《委屈·小圈圈里的人物》:“瞧呀,一心想翻本的人,急得快要哭了呢!真是缺德。” 老舍 《骆驼祥子》四:“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

基本含义
指行为不道德,品德有缺陷。
详细解释
缺德是一个贬义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不道德,缺乏良好的品德。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的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常贬低的评价。
使用场景
缺德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或指责那些不顾他人感受,不守社会规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那些欺骗、欺负、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缺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和品德高尚。缺德这个成语的出现是对那些不守道德的人进行批评和警示。
成语结构
缺德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缺和德。缺意味着不足,德指品德。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有缺陷。
例句
1. 他的行为真是缺德,竟然骗了那么多人的钱。2. 这个人做事不择手段,真是太缺德了。
记忆技巧
要记住缺德这个成语,可以联想成“缺少品德”。想象一个人缺少了品德,就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道德伦理和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了解更多关于道德和品德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不跟我们分享玩具,他真缺德!2. 小学生:我同学考试作弊,老师说他缺德。3. 初中生:他欺负弱小的同学,真是太缺德了。4. 高中生:他竟然偷了同学的手机,简直就是缺德至极。5. 大学生: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真是缺德透顶。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