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舍身

拼音:shè shēn

注音:ㄕㄜˋ ㄕㄣ

繁体:

基本解释

(1).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捨身”。六朝时此风最盛。《梁书·武帝纪下》:“ 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隋书·五行志上》:“是时帝崇尚佛道……数诣 同泰寺 ,捨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 宋 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 ,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
(2).牺牲自己。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 鱼惠兰 ,只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陈去病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诗:“誓死肯从穷髮国,舍身齐上断头臺。”

近义词

捐躯、牺牲

英文翻译

1.give one's life; sacrifice oneself

基本含义
为了某种目的或信念,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详细解释
舍身指的是为了某种事业或信念,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或身体。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勇敢、无私和奉献的精神。
使用场景
舍身一词常用于描述为了大义而牺牲自己的人,尤其是在面临危险或困难的情况下。它可以用来形容英勇的军人、爱国的志士、救人的英雄以及为了正义而牺牲的人。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故事。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楚国遭受排挤后,为了表达对楚国民众的关怀和忧虑,写下了《离骚》等许多著名的诗篇。然而,他的诗被诋毁,他的忠诚也受到了怀疑。最终,他选择了投江自尽,舍身以示忠诚和为民请命的决心。
成语结构
舍身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舍”和“身”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为了保护那个孩子,舍身挡住了来袭的车辆。2. 在战场上,士兵们舍身保卫国家的领土。3. 这位医生舍身救治病人,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和赞扬。
记忆技巧
可以将“舍身”与“牺牲”、“奉献”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危险中,舍弃自己的身体来帮助别人,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舍身相关的成语,如“舍己为人”、“舍己救人”等。探索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如何表达对勇敢和奉献精神的赞美。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舍身冲上去救了溺水的小狗。2. 初中生:这位消防员舍身救出了被困在火灾中的居民。3. 高中生:为了抵御外敌,这些士兵舍身保家卫国。4. 大学生:他舍身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