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上弦月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早春早春早春早春早春早春早春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基本含义
指月亮在一个月的初期,呈现出半圆形的状态。
详细解释
上弦月是指月亮在农历一个月的初期,从新月到满月的过程中,月亮呈现出半圆形的状态。它是月亮进入月相变化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月亮从黑暗到明亮的过渡阶段。
使用场景
上弦月常常用来形容事物刚刚开始或处于初始阶段。它可以用来形容事业、学业、爱情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表示事物正在逐渐展开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故事起源
上弦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在那个时候,人们通过观察月亮的形状来判断时间和季节。上弦月是月亮从新月到满月的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农民们开始耕种的重要时刻。因此,上弦月逐渐成为表示事物刚刚开始或处于初始阶段的象征。
成语结构
上弦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她的事业正如上弦月一样,刚刚开始,但前景看好。2. 这个项目还处于上弦月的阶段,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月亮从新月到上弦月的过程,将月亮的形状与上弦形成一个联想,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月亮和农耕社会的知识,了解古代人们对月亮的观察和利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晚上的月亮是上弦月,看起来像一个弯弯的小蛇。2. 初中生:我的学习成绩还处于上弦月的阶段,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3. 高中生:我们的乐队刚刚成立,现在正处于上弦月的阶段,希望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4. 大学生:我们的创业项目刚刚开始,现在正处于上弦月的阶段,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