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微代表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以微博征集两会议案,一经发出就得到了网友们极大的关注,李东生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微代表”。 

2011年两会即将到来,本届人大代表的提案内容逐渐成为社会焦点。2011年2月11日,一条“向网友征集人大两会议案”的新浪微博引发网友的“围观”和热议,截止记者发稿,共吸引了6万多名网友的积极参与。

据悉,微博征集议案由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他在微博中表示:“两会即将召开,我作为人大代表将在人大会议提出改善民生的议案或建议。在此我愿意开放微博平台,听取各位博友的声音。” 以微博征集两会议案,一经发出就得到了网友们极大的关注,李东生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微代表”。 

对于此次微博征集议案,李东生表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借助这些新技术和新工具,使代表们能够听到更广泛和更真实的民意。“微博征集能够收到网民如此热情的回复和响应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启发了我更多的想法,我会用心关注和研究网友的每一条建议,丰富我的建议。”

经过了2010年的“微博元年”,微博已成为日益重要的信息表达和传播通道并具有‘秒互动’的传播优势,短短140个字的“微信息”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这使它除了作为网民自娱自乐的一个工具之外,也担当着更深层的社会责任。

微博征集人大议案的形式,让新媒体形式作为社会各阶层间互动沟通的一个新桥梁。“微代表”的出现,或许将引领一股趋势,今后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民代表关注新媒体平台,以平等开放的姿态与民众互动,更好地表达民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出更多更好地建议。 

基本含义
微小的代表,代表中的一小部分
详细解释
微代表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由“微”和“代表”两个词组成。其中,“微”表示微小、细微的意思,“代表”表示代表、代理的意思。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代表中的一小部分,或者是一种微小而具体的代表。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只能代表整体的一小部分,或者只能反映整体的一部分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只能代表某个特定群体的一小部分意见或观点。
故事起源
关于微代表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代表制度有关。在古代,代表制度是指代表人民或某个群体的代表参与决策和政治活动。微代表则强调了代表只能代表整体的一小部分,而不能代表整个群体或民意。
成语结构
主体成语结构为“微”+“代表”,其中“微”表示形容词,修饰“代表”。
例句
1. 这个小组的成员只是微代表,他们不能代表整个团队的意见。2. 作为一名市长,他只是微代表,无法代表全市居民的利益。
记忆技巧
可以将“微代表”与“微小的代表”进行联想,或者将“微代表”与“微不足道”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代表制度相关的成语,如“代表作”、“代表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只是我们班级的微代表,他不能代表整个学校的意见。2. 小学生:作为班长,我是我们班的微代表,要尽力代表同学们的意见。3. 初中生:学生会主席只是学生代表的微代表,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意见。4.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是我们学校学生的微代表,他要反映我们的诉求和意见。5. 大学生:学生会主席是全校学生的微代表,他要与学校领导沟通学生的需求。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