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胎盘宴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胎盘宴是指将人体胎盘做为菜肴,引上餐桌食用,这一菜肴成为“绝对大补”的热门菜肴。但这种崇拜愈演愈烈,热衷于吃鲜胎盘,大摆“胎盘宴”,这无疑是极不卫生的。

胎盘宴-胎盘

打击胎盘买卖

胎盘又名紫河车, 《本草纲目》引《丹书》说,胎儿是坐着“人胎盘”这辆小车跨过“天地”“阴阳”“乾坤”之界降临人世,又因为人胎盘焙干后入药呈紫色,所以称为“紫河车”。古代中医认为,胎盘性味甘、咸、温,入肺、心、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中国民间也有吃人胎盘强身健体,抗衰老,大补的传说。

正是由于胎盘种种传得神乎其神的功效,才使得民间对胎盘无比崇拜。有病的吃,没病的也吃,毫不顾忌伦理道德与饮食卫生。在当今,这种崇拜愈演愈烈,热衷于吃鲜胎盘,大摆“胎盘宴”,这无疑是极不卫生的。例如,胎盘内可能潜藏有乙型肝炎病毒,这种病毒在摄氏100度的沸水中也还能存活,食用者吃了这样的胎盘,无异于在自己身体里埋下隐患。如果产妇有艾滋病,她的胎盘被食用,也可能使其他人感染上艾滋病。

虽然现代科学证明人胎盘确实富含各种“好”东西,但是,现代科学同样也证明吃它并没有传说中的种种神效。胎盘中有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基本营养物质,我们从平时的食物中也能获得。有研究表明,来源净洁的羊胚胎营养组成与人类胎盘基本一致,营养结构接近人胎盘,完全可以代替人胎盘。[1]胎盘宴-现象

哈尔滨市一家饭店将过去民间传说为具有“神奇大补功效”的胎盘引上餐桌。而这些胎盘都是从当地一家医院买来的,该医院在出售婴儿胎盘时很有“职业道德”,专门为购买者出具胎盘的化验单,以证明胎盘没有乙肝病毒和其他传染病。

据《新晚报》报道,该饭店面积不大,但座无虚席,老板和服务员忙得跑来跑去。据这儿的老板说:“胎盘是我花钱从医院买的。你吃之前,我不但要给你们验胎盘真假,还会把胎盘的化验单预备好,不信你可以到医院查。”

针对“胎盘宴”这种现象,专家只是温和地表示,胎盘并不具备“神奇大补功效”,而当地卫生部门的官员则直接表态说,胎盘是否可以随意买卖,目前没有“明确规定”。

据了解,该饭店的“胎盘宴”有两种做法,对于胆大的食客,他们将胎盘清炖,这样食客既吃“肉”又能喝汤;如果食客胆小,则可吃到胎盘馅饺子。

胎盘宴-危害

有关专家认为,胎盘没有神奇的大补功能,因其所含激素不同,盲目“进补”反而会带来不良后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生康志海说,胎盘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激素和各种酶,一经加热,上述成分会被严重破坏。他认为,胎盘并没有传说中的那种神奇大补作用,胎盘因性别差异所含激素不同,不要盲目“进补”。

胎盘到底有无神奇的营养,是一个有待确证和澄清的医学问题,但是,婴儿胎盘毕竟来自人体,无论从伦理角度还是卫生角度看,它都绝对不能作为食品摆上餐桌,这是毫无疑问的。禁食胎盘的伦理之维自是无须赘述,仅从卫生角度看,国家药监部门早就通过专家研讨得出过一致结论:由于胎盘来源、病毒检测、病毒灭活、工艺与有效成分的关系等问题难以解决,鲜胎盘制品不能作为中药批准使用。由此结论推断,以胎盘制作食品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卫生安全隐患,轻者可能损害食客的健康,重者甚至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人际传播。

胎盘宴-整治

中国法律虽然还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可以随意买卖胎盘,但仅从卫生角度看,卫生监管部门就不能听任由之。由于胎盘来源、病毒检测、病毒灭活、工艺与有效成分的关系等问题难以解决,用胎盘制作食品存在着很大的卫生安全隐患。

所以,要遏止民间“胎盘宴”的风行,除了要加强科普宣传,消除人们对人胎盘迷信心理外,更要堵住人胎盘的来源,加强对医院胎盘处理的监管与倒卖产妇胎盘行为的惩罚。而在河南通许县倒卖产妇胎盘案件中,仅仅处罚两名无正当职业的“二道贩子”显然是不够的。

胎盘宴-评论

“胎盘宴”不是一个偶然和孤立的现象,而是中国食品卫生监管存在漏洞的又一个证明。

从医院环节看,把胎盘卖给餐馆不仅有违道德,也打破了医院与餐饮业之间的卫生“防火墙”。众所周知,医院处理的各种医学剩余物存在着一定的卫生风险,因此,对各种废弃物品进行妥善的处理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根本不需要对胎盘再做个别的“明确规定”。医院和医生买卖胎盘的行为直接危害公共安全,卫生部门应该对此加以严厉的制止与制裁,听任胎盘买卖行为的泛滥,实是卫生部门的严重失职。

而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中国在餐饮业的法规建设和卫生管理方面一向存在着宽纵的弊端。不久前,研究表明,果子狸的确是非典病毒的宿主和主要传播者,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个“病毒使者”竟然在国人的餐桌上风光了许多年。我们的餐桌上到底有多少面目可疑的热门菜肴?果子狸、猴脑、婴儿胎盘到底还会在餐桌上流行多久?还会不会发生大规模的“祸从口入”?谁的心里都没有把握。餐饮卫生管理的漏洞到底由谁来补,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基本含义
指将胎盘煮熟作为食物供人食用的行为。
详细解释
胎盘宴是指将胎盘煮熟后作为食物供人食用的行为。在一些传统观念中,胎盘被认为具有滋补身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有些人会选择将胎盘制成菜肴,举办胎盘宴来庆祝新生命的诞生。
使用场景
胎盘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常见,而是在部分地区或特定群体中存在。一般来说,胎盘宴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仪式和习俗,用于庆祝新生命的诞生。在一些地方,胎盘宴被认为是一种尊重和感恩的表达方式。
故事起源
胎盘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些民俗传统。古人认为胎盘是新生婴儿与母体的连结,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有些人会将胎盘制成菜肴,以表达对新生命的祝福和感恩之情。
成语结构
胎盘宴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们在孩子满月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胎盘宴。2. 这个地区的传统是举办胎盘宴来庆祝新生命的诞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胎盘宴”与庆祝新生命的仪式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人们在庆祝新生命的诞生时,举办胎盘宴的场景。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习俗和仪式,例如满月酒、百日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胎盘宴的场面,觉得很神奇。2. 初中生:胎盘宴是一种传统习俗,但现在很少有人举办了。3. 高中生:我听说过胎盘宴,但我觉得这种行为有些奇怪。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