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áng jí
注音:ㄌㄤˊ ㄐㄧˊ
繁体:
详细解释
狼籍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或环境的混乱、凌乱的状态。狼籍可以指物品的乱放、杂乱无章,也可以形容人的行为失序、无法管理。它常常用来形容战争、灾难或混乱的局面。
使用场景
狼籍可以用于描述各种混乱的场景,比如战争后的废墟、自然灾害后的破坏、家庭失和等。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混乱、行为无序等情况。
故事起源
狼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一年》中,原文是“狼藉如也”。《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故事中,齐国的公子重耳在楚国流亡期间,遭到了楚国的追捕。为了逃避敌人的追杀,他不得不穿越草丛和森林。最后,他因为长时间的奔波而衣衫褴褛、狼狈不堪,形容他的样子就像是被狼群追逐过一样,所以用“狼藉如也”来形容他的状态。
成语结构
狼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狼”表示狼的形象,第二个字“籍”表示破损、破坏。
例句
1. 房间里一片狼籍,桌子上的文件都被撕得粉碎。2. 战争过后,城市变得一片狼籍,到处是废墟和破碎的建筑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群狼在房间里乱窜,把东西撕得粉碎,这样就能够记住狼籍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混乱、凌乱相关的成语,比如“一团糟”、“乱七八糟”等。同时,可以学习相关的动词和形容词,如“混乱”、“凌乱”、“杂乱”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教室里一片狼籍,书桌上的书都被弄得乱七八糟。中学生:考试结束后,教室里一片狼籍,地上到处都是考卷和铅笔。大学生:宿舍里一片狼籍,床上堆满了衣服和杂物,找东西都找不到了。成年人:公司开会后,会议室一片狼籍,桌子上的文件被翻得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