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烘堂

拼音:hōng táng

注音:ㄏㄨㄥ ㄊ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本指御史公堂会食时举座大笑。后泛指满座皆大笑。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御史故事:……凡上堂絶言笑,有不可忍,杂端大笑,则合座皆笑,谓之烘堂。烘堂不罚。”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间以滑稽嘲謔,形於风刺,更相酬酢,往往烘堂絶倒,自谓一时盛事,前此未之有也。”参见“ 烘堂大笑 ”。
(2).犹暖房。为庆贺亲友生日或入宅、迁居等设宴聚会。 宋 张纲 《凤栖梧·安人生日》词:“怪底烘堂添语笑, 姮娥 此夜来 蓬岛 。” 宋 张纲 《西江月·壬午生日》词:“为具随宜餖飣,烘堂不用笙簫。”参见“ 煖房 ”。

基本含义
烘堂是指烘烤或取暖的场所,也用来比喻取暖或照顾家庭。
详细解释
烘堂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烘意为烘烤,堂意为房屋的正厅。烘堂原指在冬天烘烤或取暖的地方,后来引申为照顾家庭或烘托家庭氛围的意思。
使用场景
烘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热爱家庭、关心家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家庭温馨和睦。常用于描述家庭生活、亲情关系等场景。
故事起源
烘堂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是描述齐国大夫鲍叔牙的一段故事。相传鲍叔牙在冬天为了照顾家人,每天都亲自烘烤取暖,所以人们就用“烘堂”来形容他关心家庭的行为。
成语结构
烘堂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用来修饰人或家庭。
例句
1. 他是一个烘堂的人,对家人非常关心。2. 这个家庭非常烘堂,每天都充满了温暖和爱。
记忆技巧
可以将“烘堂”与烘烤取暖的场所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家庭围坐在烤火炉旁取暖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家庭和关爱有关的成语,如“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冬天,因为可以在烘堂里和家人一起取暖。2. 初中生:他是一个烘堂的人,经常为家人做饭洗衣,关心照顾家庭。3. 高中生:这个家庭非常烘堂,每个人都很关心彼此,互相支持。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