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恭德

拼音:gōng dé

注音:ㄍㄨㄙ ㄉ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谦恭的品德。《国语·晋语九》:“昔先主 文子 少衅於难,从 姬氏 於公宫,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升在位。”
(2).大德。《旧唐书·孝友传·崔沔》:“俭,德之恭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恭德,而君纳诸恶,无乃不可乎!”按,此引自《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恭德,作“共德”。 俞樾 《群经平议·春秋左传一》:“ 杜氏 不释‘共’字,共当读为洪……下文又曰‘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犹云有大德。”

基本含义
恭敬和德行。
详细解释
恭德是指对人恭敬有礼,并且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恭敬和德行的重要性,表示一个人应该尊敬他人并且以善良的行为来影响和影响他人。
使用场景
恭德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教育和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并且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也可以用于教导孩子们懂得尊重和友善。
故事起源
恭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的学生子路的一句名言:“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思是君子通过文化修养来结交朋友,并通过友谊来帮助他人。恭德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句名言中衍生出来的。
成语结构
恭德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恭”和“德”。
例句
1. 他对长辈非常恭敬,被大家称为恭德之人。2. 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恭德之心。
记忆技巧
记忆恭德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恭德的两个字分开记忆。恭字可以与“恭敬”联系在一起,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礼貌。德字可以与“道德”联系在一起,表示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行为。通过将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忆恭德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恭德这个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和礼仪的重要性。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尊敬”、“礼貌”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恭德,对老师和长辈要恭敬有礼。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时刻保持恭德之心,对待他人要友善和尊重。3. 高中生:大家都应该具备恭德之心,这样才能和谐相处并且影响他人的正面行为。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树立恭德之心,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