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四仪

拼音:sì yí

注音:ㄙㄧˋ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四方所遵照的准则。《逸周书·宝典》:“一孝,孝子畏哉,乃不乱谋;二悌,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三慈惠,知长幼,知长幼乐养老;四忠恕,是谓四仪。” 朱右曾 校释:“四仪,四方所仪则。”
(2).言行的四条准则。《尸子·四仪》:“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
(3).见“ 四威仪 ”。

基本含义
指四种仪式,即朝觐、祭祀、宴会、婚丧嫁娶等。
详细解释
四仪是指古代中国的四种重要仪式,分别是朝觐、祭祀、宴会、婚丧嫁娶等。这四种仪式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了人们对神灵、祖先以及社会关系的尊重和重视。
使用场景
四仪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重要的仪式或者庄重的场合。例如,可以用来形容盛大的婚礼、隆重的祭祀仪式等。
故事起源
四仪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制度。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礼仪,认为通过仪式的举行可以表达对神灵、祖先以及社会关系的敬意和重视。
成语结构
四仪是由“四”和“仪”两个字组成的。
例句
1. 他们的婚礼非常隆重,举办了四仪。2. 为了祭祀祖先,他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四仪仪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四仪”这个成语与古代的礼仪制度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古代人们举行各种仪式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了解更多关于四仪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四仪仪式,庆祝建校周年。2. 初中生:在古代,人们会通过四仪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3. 高中生:这个古老的四仪仪式,见证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4. 大学生:在婚礼上,举行四仪仪式可以让整个婚礼更加庄重和隆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