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料量

拼音:liào liàng

注音:ㄌㄧㄠˋ ㄌㄧ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称量。《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贫且贱。及长,尝为 季氏 吏,料量平。”
(2).估计;猜度。 唐 李涉 《送颜觉赴举》诗:“ 颜子 将才应四科,料量时辈更谁过。” 清 姚念曾 《一枝春》词:“料量心事,算情重,也难凭据。” 叶敬常 《和哲夫罗冈探梅原韵》:“冥想幽香终我与,料量寒萼为君开。”
(3).安排;处理。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汝一切料量安妥后,即载其槥回 苏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金凤 媳妇是个细腻风光,便叫他料量盐米。” 孙中山 《致国民党党员书》:“﹝ 孙文 ﹞乃命 汪精卫 至 上海 ,料量此事。”

基本含义
指估计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能力等。
详细解释
料量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估计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能力等。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对事物的估计或判断能力。
使用场景
料量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估计能力,尤其是在处理事务、决策或解决问题时。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判断或预测。
故事起源
目前尚无料量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但是,这个词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事物的估计能力。
成语结构
料量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料”和“量”。
例句
1. 他对市场变化的料量非常准确。2. 我们要考察他的料量,看他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职位。3. 这个决策需要有很大的料量,不能草率行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料量”与估计或判断能力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天平称量不同的物品,来估计它们的大小或重量,从而形成对事物的估计能力的形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估计能力相关的成语,如“估摸”、“揣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用料量来估计这个问题的答案。2. 初中生:我觉得他的料量很准确,因为他在数学方面很厉害。3. 高中生: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有很大的料量,不能轻易下结论。4. 大学生:我的料量告诉我,这个项目的成功率很高。5. 成人: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他的料量非常精准。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