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摘要
在年轻人当中因为受到不公平对待,而出现一种消极对待工作的倾向,“不愿出人头地的商人”和“即使努力工作也不能得到足够回报,干脆得过且过”的人日益增加。这些不思进取、工作患得患失的年轻一代被称为“混混族”。
混混族-简介
身在职场,我们听到了太多鼓励人们不断进取的职场金言,此外,评价、晋升、房子、车子等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也逼得职场人不自觉地快马加鞭,努力奋进,生怕有一日被淘汰出局。可是,最近,职场上却冒出一股新势头,他们有的甘愿降职或者降薪,有的面临升职却自愿退出,难道他们只是一群不思进取的“混混族”吗?
混混族-产生原因
在某人才派遣公司工作的A君说:“想要胜任工作,就得不知疲倦地努力。因此经常想要做些轻松的工作。”据日本媒体统计,这种具有“脱离累活”思想的日本年轻人,所占比例高达30%。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处于低迷时期,尽管拼命干活,但工资却没有增加。而且,由于社会高龄化加剧,公司的管理职务往往被一些老资格的职员占据,年轻人难以凭着满腔热忱出人头地。所以,许多人干脆将人生目标放到一边,工作自然没有那么卖力。
同时,日本人的价值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特别是年轻一代不再崇尚“工作狂”,更看重的是休闲娱乐。而且,随着办公电脑化和机器人技术的日益发展,熟练技术逐渐被简单劳动所取代,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逐渐下降,以前那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劳动热情现在很难看到了。
导致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是多样的,或者是现在的年轻人缺乏进取精神,或者是组织和社会结构上存在着极为严重的论资排辈问题,或者是组织中的教育问题。总之,年轻人得不到正确合理升职,看不到企业的公平,又无力改变种种不合理状况,因而只能越来越消极地对待工作的现象日趋严重。
混混族-状态
据日本媒体统计,在工作态度上,有72%的人对工作“没有积极性”和“对某些工作缺乏积极性”。按照以往的“2∶6∶2法则”(优秀员工比普通员工比后进员工),企业中优秀员工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才行。而72%显然是指普通员工,这个比例如此高,优秀员工显然大大减少。
虽然这并不能完全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但这肯定会给企业造成影响。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社会变成了差距社会,财富渐渐集中在20%的人手里。占比例很大的普通员工工资低,许多人因此对工作缺乏热情,宁愿面对现实,过着艰苦的生活。
不仅企业年轻员工有意逃避人生中的晋升机会,一些公务员也不愿参加职业晋升考试,还有许多IT企业的职员纷纷到猎头公司去应聘轻松一点的工作。
由于“混混族”人数日益增加,企业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管理人员。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最近,三洋公司开始对公司里一些30岁左右的员工进行强制性职业培训。在培训中,公司高管给员工做励志演讲,提醒他们最好的时光还在将来。三洋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中村淳说:“我们想告诉这一代员工,虽然高级别的职位压力大,但不该轻言放弃。”
可是,仅仅依靠企业的激励教育,并不能改变“混混族”们的工作态度。
作为锦户英和的经理,松本宫永对这个“混混族”员工尝试过多种办法,从放映励志电影《时尚女魔头》到举办下班后的酒会等,她竭力想使下属变得更有进取心,然而效果甚微。
松本对锦户说:“你难道不想出人头地吗?不想变得富有,开一辆好车吗?”但是锦户表示,他厌恶松本这种玩命的工作方式。他说,当他了解到松本把生病的孩子留给丈夫,而自己赶来上班时,他觉得特别反感。
混混族-建议
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升职、加薪,不愿升职或者自愿降职只是个别现象,在这些看似“退缩”的背后,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有的认为,自己能力达不到,不能胜任新的岗位;也有的不想承担更大压力;有的则是迂回前进,寻求更大的发展,如此种种。无论哪种情况,职场人不要忘记自己的终极目标,也不要丧失自己的工作热情。此外,在“退”的时候一定要权衡利弊,考虑清楚,切勿弄巧成拙,真正退到谷底,那样,想重新翻身,难度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