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戏面

拼音:xì miàn

注音:ㄒㄧˋ ㄇ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假面具。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戏面, 桂林 人以木刻人面,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 明 陈士元 《俚言解》卷一:“戏面之具,其来久矣。《汉书》曰象人, 韦昭 注云假面。”

基本含义
戏面指的是戏剧演员的脸谱化妆,也引申为表面上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外表或表面现象。
详细解释
戏面一词最初用于描述戏剧演员的脸谱化妆。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演员通过精细的脸谱化妆来展现角色的性格、身份和情感。戏面的丰富多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而在日常生活中,戏面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或表面现象,强调外在的装饰和表演。
使用场景
戏面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形容人们的外表或表面现象。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装饰或虚伪的外貌,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虚假的现象或表演。
故事起源
戏面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中,一个名叫李大郎的人非常善于装扮自己,他总是精心打扮来迎合别人的眼光,但实际上内心却虚伪和空洞。这个故事通过李大郎的戏面形象,揭示了人们追求外在虚荣和表演的本质。
成语结构
戏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戏”是名词,表示戏剧;“面”是名词,表示脸或表面。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外表和表面现象。
例句
1. 他的戏面很大,看起来很有气派,但实际上一无所有。2. 这个电视节目只是一种娱乐的戏面,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戏面。可以想象一个戏剧演员化妆的场景,他们在脸上涂抹各种颜色的脸谱,展现不同的角色和情感。这个形象生动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传统戏剧和脸谱化妆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戏面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外表和表面现象相关的成语,如“面目一新”、“面面俱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戏面非常好看,每次参加舞台剧演出都非常出色。2. 初中生:他虽然戏面很丑,但是内心却善良而真实。3. 高中生: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制造了很多虚假的戏面现象。4. 大学生:他的戏面很大,但是他的能力却不如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强大。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