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内举

拼音:nèi jǔ

注音:ㄣㄟˋ ㄐ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荐举亲故。《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祁大夫 外举不弃讎,内举不失亲。”《旧唐书·代宗纪》:“故求诸必当,用制於中权;存乎至公,岂惭於内举。”《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我欲效古人 祁大夫 内举不避亲,诚恐不知二弟之学行者,説他因兄而得官,误了终身名节。”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主持事业最主要的基本态度一》:“ 中国 古话于‘大义灭亲’之外,还有一句叫做‘内举不避亲’。”

基本含义
指在内部选拔、提拔人才。
详细解释
内举是由“内”和“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内指内部,举指选拔、提拔。内举的意思是在内部选拔、提拔人才,而不是从外部引进。这个成语强调重视内部人才的培养和晋升,体现了对内部员工的认可和信任。
使用场景
内举常用于企业、组织内部的人事管理领域,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内部选拔人才的情况。比如,可以说某公司注重内举人才,意味着该公司更倾向于从内部选拔高层管理人员。
故事起源
内举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其目的是选拔人才,使得能力优秀的人能够得到晋升和提拔的机会。在科举制度中,内举是指在官员选拔过程中,优先考虑内部的人才,而不是从外部引进。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这家公司一直倡导内举人才,重视员工的培养和晋升。2. 他能够得到这个职位是因为公司实行了内举制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内举的发音“nèi jǔ”与“内部选拔”这一含义联系起来记忆。同时,也可以将内举与“内部晋升”、“内部提拔”这些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了解其历史背景、运作方式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班内举优秀学生当班长。2. 初中生:学校举办了一场内举比赛,选拔出了最优秀的演讲者。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通过内举的方式进入大学的优秀学生计划。4. 大学生:我们学院内举了一位优秀的学生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5. 职场人士:公司内举人才,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管理人员。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