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俚耳

拼音:lǐ ěr

注音:ㄌㄧˇ ㄦˇ

繁体:

基本解释

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 宋 欧阳修 《谢石秀才启》:“然而奏磬俚耳,难矣赏音;抱石 荆山 ,终为至寳。” 宋 王安石 《次韵董伯懿松声》:“俚耳纷纷多《郑》《卫》,直须闻此始心清。”

基本含义
对于俚语、方言等非正式语言敏感,喜欢听、记忆、使用这些非正式语言的人。
详细解释
俚耳是形容对于俚语、方言等非正式语言敏感,喜欢听、记忆、使用这些非正式语言的人。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种贬义的意味,暗示此类人士对于正式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差,过于追求非正式语言的表达方式。
使用场景
俚耳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喜欢使用俚语、方言的人,或者对于这些非正式语言表达方式非常敏感的人。可以用来描述某人的语言习惯或者对于语言的偏好。
故事起源
《晋书·徐孝嗣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晋代的徐孝嗣因为喜欢听俚语,而被人称为“俚耳”。这个成语由此而来,形容对于俚语敏感的人。
成语结构
俚耳是由形容词“俚”和名词“耳”组成的。
例句
1. 他是个俚耳之人,总是喜欢用一些奇怪的俚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2. 这个电视节目特意选用了一些俚语,以吸引俚耳观众的关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俚”字联想为非正式、口语化的意思,而“耳”字则联想为听的能力,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俚语,了解其使用场景和意义,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有一个朋友很俚耳,他总是会说一些很有趣的俚语。初中生:我不太喜欢和那些俚耳的同学交流,他们的语言太难懂了。高中生:虽然他是个俚耳之人,但他的表达能力却非常出色,总能用俚语给人带来欢乐。大学生: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都很俚耳,他们更喜欢用俚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