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里正衙前

拼音:lǐ zhèng yá qián

注音:ㄌㄧˇ ㄓㄥˋ ㄧㄚˊ ㄑ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宋 代乡役名。 宋 初本以里正与户长、乡书手共同课督赋税,衙前主官物。后以里正为衙前,称“里正衙前”,职掌官物的押运和供应,负赔偿损失和弥补短缺等责任,故承役者往往破产。《宋史·食货志上五》:“初,知 并州 韩琦 上疏曰:‘州县生民之苦,无重於里正衙前。’……自罢里正衙前,民稍休息。”参阅《文献通考·职役一》。

基本含义
指在官场上权力最高的地方,也指权力最高的人。
详细解释
里正衙前是由“里正”和“衙前”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里正”指的是官职中的最高权力者,即县官,而“衙前”则指的是官衙前的地方。因此,里正衙前意味着权力最高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权力最高的人。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官场上的权力斗争,或者用来形容在某个组织或团体中拥有最高权力的人。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公司的总裁,或者一个政府机构的最高领导人。
故事起源
里正衙前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官场。在古代,县官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官员,拥有很大的权力。而县衙则是县官办公的地方。因此,里正衙前就成了权力最高的地方的象征。
成语结构
里正衙前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里正”和“衙前”分别表示权力最高的官员和地方。
例句
1. 公司的董事长就像是里正衙前,决定着公司的命运。2. 这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就是里正衙前,他的决定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记忆技巧
可以将“里正衙前”与“权力最高的地方”或“权力最高的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例如,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官衙前,面对着权力最高的人,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官职制度,以及官场上的权力斗争。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权力相关的成语,如“权倾朝野”、“一言九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学校的里正衙前,他负责管理老师和学生。2. 初中生:班级的班长就像是里正衙前,他负责管理我们的日常事务。3. 高中生:学校的校长就是里正衙前,他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改革。4. 大学生:公司的总经理就是里正衙前,他领导着整个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