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迂才

拼音:yū cái

注音:ㄧㄩ ㄘ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才能迂拙。 明 唐顺之 《海上归来病手足疮兼血疾伏枕》诗:“ 瘦 骨迂才堪窃咲,岂能万里事横行。”

基本含义
指思维或行为迂腐、拘泥,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详细解释
迂才是由“迂”和“才”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迂”指思维或行为呆板、迂腐,不合时宜;“才”指才能、智慧。迂才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迂腐、拘泥,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使用场景
迂才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思维或行为上过于拘泥、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思维狭隘、不愿接受新观念或新方法的人。
故事起源
迂才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传》。故事中,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在处理政务时非常拘泥于传统的行政规定,缺乏灵活性。因此,人们就用“迂才”来形容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虽然有一些才华,但是迂才使得他无法在工作中取得突破。2. 这个领导过于迂才,对新观念和新方法总是持怀疑态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迂才”这个词语的发音来记忆。将“迂”联想为“鱼”,将“才”联想为“菜”,然后想象一个人在烹饪时总是只会烧鱼菜,不懂其他菜品的做法,这个人就是迂才。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拘泥成规”、“墨守成规”等,来丰富对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想法太迂才了,不愿意尝试新的游戏。2. 初中生:老师总是迂才地教我们背诵古诗。3. 高中生:他的设计思路太迂才了,缺乏创新性。4. 大学生:我们需要摆脱迂才的思维,勇于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