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中程

拼音:zhōng chéng

注音:ㄓㄨㄙ ㄔ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中呈 ”。指中等射程。如:中程导弹。
亦作“ 中呈 ”。1.合乎法度。《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邓析子·转辞》:“明君立法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2).合乎要求、规格。《汉书·陈万年传》:“以律程作司空,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宋史·李若谷传》:“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明史·曾同亨传》:“军器自外输,率不中程,奏请半收其直。” 清 魏源 《<定盦文录>序》:“ 源 既论定其中程者,校正其章句违合者,凡得文若干篇,为十有二卷。”
(3).符合期限。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

英文翻译

1.intermediate range; medium range

基本含义
指路途中间的一段距离,也比喻事情进行到一半的状态。
详细解释
中程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交通方式,特指旅途中间的一段距离。在古代,人们往往需要长途跋涉,而中程则代表了旅途中间的一段路程。后来,这个词语的含义逐渐延伸,也用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一半的状态。
使用场景
中程一词常用于形容事情进行到一半的状态或者路途中间的一段距离。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学习、运动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例如,可以说一个项目已经完成了中程,表示项目已经进行到一半的阶段;也可以说一场比赛进行到了中程,表示比赛已经进行了一半的时间。
故事起源
关于中程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与旅途有关的成语在中国文化中很常见。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长途旅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人们往往需要在路途中间休息和补充粮食。因此,中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也被用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一半的状态。
成语结构
中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表示中间的意思,“程”表示路程的意思。
例句
1. 项目已经完成了中程,我们需要加快进度。2. 这次比赛已经进行到了中程,双方实力相当。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中程与旅途中间的一段距离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在一次旅行中,走过了一半的路程,正处于中程的状态。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旅行和路程有关的成语,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已经完成了作业的中程,还剩下一半的题目要做。2. 初中生:这本书我已经读到了中程,还有一半的篇章需要阅读。3. 高中生:我的学习计划已经进行到了中程,还有一半的内容需要学习。4. 大学生:我已经完成了这个项目的中程,还有一半的工作需要完成。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