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婺源回皖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婺源回皖wù yuán huí wǎn

婺源县是徽州传统属县,位于徽州西南方向,北接徽州休宁县,西毗景德镇市,浮梁县,乐平市,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宁县回玉乡和邻县乐平(一说鄱阳)的怀金乡,新建婺源县,属歙州辖。歙州就是徽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可以说婺源与徽州的关系是子女与母亲的关系,徽州六县(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共同孕育了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徽学,纵横明清的商帮----徽商。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鸿儒朱熹的故里、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前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祖籍地!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舞、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

婺源自建县始一直属于徽州,但在60多年前,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于“剿共”的需要,婺源县划属江西省,婺源与徽州感情极深,不愿脱离母州,人民遂掀起声势浩大、持续二十个月的“婺源回皖”运动。

1934年6月26日的《皖报》,在第二版左下角,有则标题为《徽属六邑旅省同乡会推选理事监事》消息。《皖报》前身是《民国日报》,创刊于1928年,初是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机关报,1932年改为面向大众读者的《皖报》。这则消息中的“徽属六邑”,是指徽州府下辖的绩溪、歙县、休宁、 黟县、祁门、婺源6县。“旅省同乡会”是指“徽属六邑”旅居省城安庆的同乡组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徽商。笔者对这则消息感兴趣,不在同乡会本身,而在于会议讨论的第三个事项,“婺源划归江西本会如何表示案”。

本是“徽属六邑”中的婺源,设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隶歙州。之后虽多次变动,但至清同治时期,仍属安徽省徽州府。1934年春夏之交,国民党政府出于“剿匪”需要,欲将婺源县区划调属江西省。消息传出,婺源本县,徽州本府,安徽本省,一片反对之声。在安庆,300余出席徽属六邑旅省同乡会的代表,也表示出强硬态度。大会做出两条议决:一,由前推代表向省府请愿时连带陈述不能划分理由;二,分电国府中央党部行政院内政部南昌行营力争。

国民政府自然不理会徽属六邑旅省同乡会的小小议决,尤其是蒋介石,在他心中,政治高于一切。当年 9 月 4 日,蒋介石签发《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令婺源县政府文》,决定将原为安徽的婺源,划归江西,隶属于江西省第五行政区。三个方面的解释——其一,政治需要。“察其地势,大部分突入江西境内,为浮梁、乐平、德兴三县所环抱,于皖省甚觉畸零,一切政务设施均感不便 ,如不予以改隶,则格于现状,不能扩张政治力量”;其二,军事需要。“值剿匪工作特别紧张之际,肃清零匪之一切必要措施,如团队之防堵以及围剿计划等等,甚形隔阂,实予赤匪以窜扰苟延之机会。一经改隶,则事权属于一省,责任既专,指挥尤便,扑灭残匪计日可期”;其三,交通需要。“婺白、婺德两路,一由婺源经德兴之九都至白沙关,一由婺源至德兴香潭,此两路关系剿匪军事及地方交通至为密切,若不将婺源划归赣辖,则两路分属两省,运输管理均觉不易统筹。值此匪患未靖之秋,断不容稍涉松懈,致误时机”。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令婺源县政府文》下发后,婺源当地的民众与乡绅、民间社团、旅外婺侨,以及类似安庆徽属六邑旅省同乡会性质的团体,纷纷表示不满,长达十数年的“婺人返皖”运动,也由此拉开大幕。他们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习俗悬殊”,二是“经济差异”,三是“文化偏离”。习俗是地域风格的构成要件,经济是地域形象的创建基础,文化是地域风格的传承平台。这三者,“徽”与“赣”有明显的区别,强行改隶,确实不妥。“婺人返皖”运动极端之处,婺源地方特产江湾月饼上,公开压有“返徽”字样,“徽”与“辉”同音,在婺源人看来,只有回到安徽,才会回到“光辉”之处。

但,努力无果。改隶后一年后的1935年9月12日,歙县《徽声日报》刊发《婺各界为“九·四”纪念告旅外同乡书》,称婺源划赣后政治状况均较隶皖时“窳败不堪”。“九·四”婺源改隶江西之日,实“婺民一页痛史也”。

接下来是八年抗战。1945年秋日本战败,国内形势趋于稳定。1946年1月,婺源县参议会成立,“婺人返皖”呼声再度高涨。“男要回皖,女要回皖,男男女女都要回皖;生不隶赣,死不隶赣,生生死死决不隶赣。”更有甚者,以“头可断,血可流,不回安徽誓不休”表明决心。“婺人返皖”宣言,拟照孙中山《国父遗嘱》,口气也十分强硬:“我安徽省徽州婺源县,向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程朱之阙里,中华之奥区。今日沦入赣人之手,实我皖人之第一大省耻。为今之计,必当唤起民众,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外省人,驱逐老表,恢复河山。”本文附图的几张老照片,拍摄于1943年至1947年间,是当时“婺人返皖”运动的真实写照。

“婺人返皖”高涨情绪前后持续了20个月。1946年12月底,南京国民大会期间,徽州同乡会通过胡适,将“婺人返皖”请愿书,转内政部长张厉生代呈给蒋介石,最终促使国民政府内政部,派员到婺源进行实地勘察。胡适是坚定的“婺人返皖”支持者,“徽州人岂肯把朱夫子的出生地划归江西,他们还把二程先生的祖先还算是徽州人呢!”他的旗帜鲜明表态,从中起到很大作用。

1947年8月16日,国民党政府终于做出决定,将婺源重新划归安徽,隶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

1949年5月2日,婺源县的解放标志着徽州全境的解放。

由于解放婺源县和江西省的同为解放军四野,因此为了便于管理,从此将婺源划归江西省。但是,徽州六县的人民一直盼望着婺源能重新回到徽州怀抱........

“婺源回皖”运动的思考

近年来,由于徽州文化的挖掘和文化层次的深层化,“婺源回皖”再次引起人们的思考,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议恢复徽州建制,重建徽州市。而重建徽州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徽州地域的完整性,这样,“婺源回皖”再次重提。

一可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婺源县城距其所属的上饶150公里,距衢州也是150公里,距黄山市所在地屯溪仅120公里。从行政成本而言,无疑为经济状况本就一般的婺源节省一大笔行政开支,对婺源县、对黄山市、对国家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可重振徽文化。由于古徽州被分割为三个部分,绩溪、婺源两个重要的县与黄山市的长期分离,是导致徽文化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婺源回皖,乃是重振徽文化的重要一步。婺源是徽州的鲁,没有婺源,徽文化难成体系,难以复兴;不回徽州,婺源的“徽色”也难免日渐减淡,徽文化将在这块重要的发源地面临消失的危险。

三可打造黄金旅游线路,为婺源扬名。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这只是近期的鼓噪,与之毗邻的黄山则早已闻名天下,风格相近的西递、宏村亦已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些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虽近在咫尺,却因行政区划的界囿而难以共同发展。倘婺源回皖,江湾、李坑等可申请加入“皖南古村落”这一世界遗产,从而打造世界级的古村落旅游线路。此举对婺源何尝不是一件大好事?再者,到黄山的游客也可顺道游婺源,而不会因“婺源在另一省”被吓跑。婺源虽有一定名气,但若与两处世界级遗产联系起来,必定比在江西单枪匹马有利得多。

四可促进婺源经济发展。婺源在江西经济格局中处于尴尬的地位,与周边城市上饶、景德镇在经济上没有过多的联系,无法形成互动。今日之安徽,经济正在融入长三角中雄起,若回安徽可融入现黄山市(迟早要恢复徽州市)的经济格局中,必定会对婺源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中部崛起、安徽崛起也是一件快事。

婺源回皖的务实举措当然首先是迅速恢复徽州市。因为婺源回皖,实质是回归徽州。但令人遗憾的是,徽州这个地名今天仅限于地级黄山市所辖的一个区。记得是在1987年,为发展旅游业需要,撤销徽州地区,设地级黄山市。徽州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名称就此被遗弃。其实,从那一刻起,徽州与黄山的地名之争就没有止息。如今的黄山市下辖三区四县,古徽州一南一北的婺源、绩溪(今属宣城市)两个重镇并不在其列,故而黄山市不但在名称上,而且在实质上无法代表徽州。徽州与黄山两张牌本来可以同时打,互相补,齐发展,双辉映,如今两张牌简化为一张牌,顾此失彼,既丢掉了徽州,又顾不上黄山,使得徽州经济多年得不到发展,黄山的旅游事业也远不如泰山、武夷山、张家界等地发展迅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在13年的实践中应当清醒了。

推荐词语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