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票盐

拼音:piào yán

注音:ㄆㄧㄠˋ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明 清 部分地区实行票法时,商贩缴纳盐税后凭政府发给的凭证运销的食盐。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又有人焉,曰纲盐,曷变行票盐乎?省改捆,省按费,省私耗,省守候,省加派,省缓纳。” 清 梅曾亮 《黄个园传》:“及 道光 时改盐政, 淮北 改票盐,而商总权絀。”

基本含义
指掌握了权力的人滥用职权,以谋取私利。
详细解释
票盐成语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其中的故事是这样的:明朝时期,有一个官员负责盐税的征收和销售。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将盐票卖给商人,以换取巨额贿赂。由于他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因此形成了“票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滥用职权以谋取私利的行为。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票盐”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滥用职权的人,以谋取私利的行为。它可以用于谈论政治、商业或其他领域中的腐败行为。
故事起源
票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明朝时期的中国。明朝时期,盐是一种重要的商品,由政府进行垄断,征收盐税是国家的重要财源。因此,负责盐税的官员掌握了重要的权力,并有机会从中谋取私利。冯梦龙通过《喻世明言》中的这个故事,揭示了这种滥用职权的现象,并创造了“票盐”这个成语来批评这种行为。
成语结构
票盐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票”和“盐”。其中,“票”指的是盐票,是明朝时期用于购买盐的凭证,“盐”指的是盐税,是政府征收的一种税收。
例句
1. 这位官员以掌握盐税的权力为借口,滥用职权以谋取巨额贿赂,真是个典型的票盐之徒。2. 这个公司的老板利用职务之便,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被指责为票盐之徒。
记忆技巧
想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票盐”与滥用职权以谋取私利的行为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官员拿着盐票,却将它们卖给商人以换取贿赂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古代政治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朝时期的盐税制度和官员的权力。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腐败有关的成语,如“贪官污吏”、“权钱交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班级选举中,有的同学利用职务之便,滥用权力,被老师批评为票盐之徒。2. 初中生:他们看到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以谋取私利,深感票盐之风的严重危害。3. 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明朝时期的票盐现象,对滥用职权的行为深感愤慨。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