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敦让

拼音:dūn ràng

注音:ㄉㄨㄣ ㄖ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谦让。《清史稿·高宗纪二》:“庚戌,諭 浙江 士庶崇实敦让,子弟力田。”

基本含义
指忠诚正直的人,能够推让自己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益。
详细解释
敦让是由“敦”和“让”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敦,意为忠诚正直;让,意为推让。敦让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具有忠诚正直的品德,能够在利益冲突时主动让利,尊重他人的权益。这种行为体现了高尚的品质和修养。
使用场景
敦让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以及在利益冲突时的推让行为。可以用来表扬那些能够主动让利、尊重他人权益的人,也可以用来教育引导人们秉持敦让的精神。
故事起源
敦让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位官员。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魏征的官员,他在官场上以忠诚正直而著称。一次,魏征与另一位官员争夺一块土地的归属权。魏征了解到对方是个贫穷的人,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要求,将土地让给了对方。这种推让行为被人们称为“敦让”,并逐渐成为一种褒义词语。
成语结构
敦让是由“敦”和“让”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是个敦让的人,从不争夺他人的权益。2. 在利益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敦让,尊重他人的意见。
记忆技巧
记忆敦让这个成语可以从两个字的意义入手。敦可以理解为忠诚正直的意思,而让可以理解为推让的意思。可以想象一个忠诚正直的人,主动让利给他人,这就是敦让的意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推让利益的价值观,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敦让,不要争吵。2. 初中生:他是一个敦让的学生,总是愿意帮助别人。3. 高中生:在团队合作中,敦让是一种重要的品质,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敦让的精神对待他人,尊重他们的权益。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