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始笄

拼音:shǐ jī

注音:ㄕㄧˇ ㄐㄧ

繁体:

基本解释

《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后因以“始笄”谓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束发,进入婚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抱松女》:“ 宣城 诸生 罗愷 妻 孙氏 ,年始笄,遇兵乱,从姑避山中松下。”参见“ 及笄 ”。

基本含义
女子及笄,指女子到了成年并结婚的年龄。
详细解释
始笄是一个古代的仪式,女子到了15岁左右的年龄,就会在头上插上一根笄,表示已经成年并可以出嫁。始笄成语则用来形容女子到了成年并结婚的年龄。
使用场景
始笄一词常用于描述女子成年或结婚的年龄。可以用于写作、演讲、讨论成人仪式等场景。
故事起源
始笄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女子成年结婚是家庭的一种重要变化,因此始笄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仪式。
成语结构
始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属于形容词性成语。
例句
1. 她已经十五岁了,到了始笄的年龄。2. 她始笄之后,很快就结婚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始笄”这个词语的发音,将“始”字联想到“开始”,将“笄”字联想到“女子的头饰”,从而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女性成长和婚姻相关的成语,如及笄、冠笄、及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她的姐姐已经始笄了,可以结婚了。初中生:女孩到了始笄的年龄,家人都开始为她找对象了。高中生:她已经始笄了,但她决定继续读书,不急于结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