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板干

拼音:bǎn gàn

注音:ㄅㄢˇ ㄍ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筑城或筑墙的用具。榦,夹板两旁支撑的木柱。《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猎 城 沂 ,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榦……事三旬而成,不衍於素。” 晋 张华 《博物志·异闻》:“ 代城 始筑,立板榦,一旦亡,西南四五十板於泽中自立。” 唐 柳宗元 《终南山祠堂碑序》:“乃徵土工、木工、石工,备器执用,来会祠下,斩板榦,礱柱础,陶瓴甓,筑垣墉。” 清 钱谦益 《故叔父山东按察司副使春池府君行状》:“公蒐军实,缮板榦,具舟车,偫糗粮。”

基本含义
指人的脸色非常难看,形容十分愤怒或者恼火的样子。
详细解释
板干一词来自于方言,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水浒传》中。原意是指木板上的干燥,后来引申为人的脸色干瘪、干燥,表现出愤怒、不满或者恼怒的情绪。形容人的面部表情非常难看,如同木板一样干燥、呆板。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人因愤怒或者恼怒而脸色难看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生气、发怒或者受到冒犯时的表情。例如,当某人对别人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时,可以形容他的脸色“板干”。
故事起源
据说,“板干”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李逵的角色,他的脸色常常非常难看,愤怒时更是如此。因此,人们开始用“板干”来形容愤怒的脸色。
成语结构
板干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板”和“干”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听到那个消息后,脸色顿时板干起来。2. 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的脸色立刻变得板干起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板干”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愤怒而脸色变得像一块干燥的木板一样,非常难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情绪表达相关的成语,如“怒火冲天”、“怒不可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听到我的玩具被弟弟弄坏了,我脸色变得板干。2. 初中生:老师说了我几句,我脸色立刻变得板干。3. 高中生:他被老师批评了一番,脸色马上板干起来。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