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沈酣

拼音:shěn hān

注音:ㄕㄣˇ ㄏㄢ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沉酣”。1.饮酒尽兴,酣畅。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酒城》:“万仞峻为城,沉酣浸其俗。” 宋 赵叔向 《肯綮录·火骨成灰》:“ 萧山县 有百姓 项十五 者,沉酣于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敬一主人诗》:“兴到一樽酒,沉酣据玉琴。”
(2).沉迷;醉心。 宋 苏轼 《答范纯父书》之四:“ 李唐夫 一宅甚安,沉酣江山,旬日忘归,非久赴任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 蔡邕 沉酣六籍,贯串百家。”
(3).指沉醉;沉浸陶醉。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一:“敲着竹片和铜茶盘,唱‘数了一个一,道了一个一’的山歌--居然大家沉酣的过一两点钟。”
(4).熟睡貌。《红楼梦》第二五回:“沉酣一梦终须醒,寃债偿还好散场。” 吴组缃 《山洪》三三:“他的同伴们有的沉酣的打着鼾。”

基本含义
形容人入睡或陶醉得非常沉重。
详细解释
沈酣是由“沈”和“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沈”表示沉重、沉着,而“酣”表示热烈、陶醉。沈酣这个成语形容人入睡或陶醉得非常沉重,意味着人的精神和身体完全放松,进入了深度睡眠或极度愉快的状态。
使用场景
沈酣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睡得非常沉,或者心情愉快到无法自拔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人在工作或学习之后疲惫不堪,进入沉睡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享受美食、欣赏音乐或放松娱乐等活动中陶醉忘我。
故事起源
沈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庄公十年》中的一段描述。故事中,庄公在春秋时期是齐国的国君,他曾经在一次狩猎中追逐一只狐狸,结果迷失了方向,无法回到宫殿。庄公的臣子发现了这个情况后,立即派人去寻找国君。当他们找到庄公时,发现他已经沉沉地睡着了,完全陷入了沉睡的状态。庄公在追逐狐狸的过程中疲惫不堪,最终在沉睡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安逸,因此形成了“沈酣”的成语。
成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例句
1. 他一天忙碌下来,晚上一上床就沈酣入睡。2. 听到这首美妙的音乐,他完全沉醉其中,沈酣于音乐的世界。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沈酣”与入睡或陶醉的状态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床上沉沉地睡着,或者一个人在美妙的音乐中完全沉醉,从而形成对“沈酣”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睡眠、放松、陶醉等相关的成语,如“酣然入梦”、“陶醉其中”等,来扩大对这一领域的词汇积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晚上我一上床就沈酣入睡。2. 小学生:放学回家后,我会沉醉于看书中,沈酣在文字的世界。3. 初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都沉醉于欢乐的氛围中,完全沈酣于胜利的喜悦。4. 高中生:经过一天的努力学习,晚上我会沉沉地睡上一整晚,沈酣忘我。5. 大学生:周末晚上,我会找一部精彩的电影看,完全沉醉其中,沈酣忘我。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