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授衣

拼音:shòu yī

注音:ㄕㄡˋ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 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马瑞辰 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 孔颖达 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 唐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 宋 陆游 《初寒》诗:“伤心到处闻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
(2).农历九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亦曰授衣。”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即今授衣天气,风景萧条,砧捣寒溪,蛩吟晚砌。”
(3).谓廷赐锦衣。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十月》:“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

基本含义
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详细解释
授衣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授”和“衣”两个词组成。它的基本含义是给予他人衣物,体现了关怀和帮助他人的精神。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乐于助人,愿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提供帮助。
使用场景
授衣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情境中,特别是在描述一个人乐于助人,愿意帮助他人的时候。比如,你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朋友在你困难的时候给予你帮助,或者形容一个老师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支持和关怀。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名叫季札的人,他在山上遇到了一个穷人,这个穷人身上只有一件破旧的衣服。季札看到后,感到非常同情,于是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了那个穷人。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给予他人衣物的成语。
成语结构
授衣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授”和宾语“衣”组成。动词“授”表示给予,宾语“衣”表示衣物。
例句
1. 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总是愿意授衣于人。2.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许多慈善机构都在授衣给需要帮助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寒冷的冬天遇到一个穷人,然后你把自己的衣服给了他,表示你乐于助人。这样的情景可以帮助你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乐于助人相关的成语,比如“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等,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理解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的授衣人,她总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我很感激我的朋友,他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授衣于我。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希望能够授衣于更多需要帮助的同学。4. 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寒冷的冬天授衣于无家可归的人们,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关怀。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