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龙节

拼音:lóng jié

注音:ㄌㄨㄙˊ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龙形符节。《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郑玄 注:“泽多龙,以金为节,铸象焉。”
(2).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节。 唐 王维 《平戎辞》:“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 宋 苏轼 《表忠砚碑》:“金券玉册,虎符龙节。”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倬彼 李公 ,实涖东 浙 。虎符煌煌,侑以龙节。导宣皇灵,德柔威刷。” 清 朱彝尊 《送少詹王先生代祀南海》诗:“先生储端乍迁秩,诞持龙节临百蛮。”
(3).竹节。亦借指竹。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吴维鹗 《题盆中飞白竹》诗:“细细分龙节,轻轻洗玉肌,生来凤尾贵,不怕雀头痴。”

基本含义
指节日或庆典中隆重的活动或仪式。
详细解释
龙节是一个表示庆祝或纪念活动的成语,其中的“龙”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奇动物,具有吉祥、祥瑞的象征意义。“节”则表示特定的时间或场合。龙节通常用来形容庆祝活动的盛大和隆重。
使用场景
龙节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庆典、庆祝活动或重要的仪式。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春节期间的庙会、舞龙表演、花车巡游等传统庆典活动。
故事起源
龙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相信龙是神圣的生物,能够带来好运和丰收。因此,为了祈求丰收和祥瑞,人们会举行隆重的仪式和庆祝活动,其中包括舞龙、放烟花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庆祝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了传统的龙节。
成语结构
龙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的“龙”和“节”分别表示神奇的动物和特定的时间或场合。
例句
1. 春节期间,我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龙节,吸引了许多游客。2. 在传统的龙节上,人们会穿着华丽的服饰,舞动着五彩缤纷的龙。3. 这次龙节庆典非常隆重,各种表演和活动让人们流连忘返。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龙相关的形象和场景来记忆龙节这个成语。想象一条巨大的龙在庆典上翻滚舞动,然后将这个场景与龙节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龙的传说和文化,以及中国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可以加深对龙节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节期间,我们在学校举行了一场龙节,大家一起舞龙,好开心!2. 初中生:我参加了一次庆祝毕业的龙节活动,我们一起跳舞,欢声笑语不断。3. 高中生:在国庆节期间,我们参观了一场盛大的龙节庆典,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