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五侯

拼音:wǔ hòu

注音:ㄨˇ ㄏ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参见“ 五侯九伯 ”。
(2).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汉成帝 封其舅 王谭平 阿侯 、 王商 成都侯 、 王立 红阳侯 、 王根 曲阳侯 、 王逢时 高平侯 。见《汉书·元后传》。《文选·鲍照<数诗>》:“五侯相饯送,高会集 新丰 。” 李善 注:“《汉书》曰: 成帝 悉封舅 王谭 、 王立 、 王根 、 王逢时 、 王商 为列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
(3).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东汉 大将军 梁冀 擅权,其子 梁胤 、叔父 梁让 及亲属 梁淑 、 梁忠 、 梁戟 皆封侯。《后汉书·陈蕃传》:“前 梁氏 五侯,毒徧海内。” 李贤 注:“五侯谓 胤 、 让 、 淑 、 忠 、 戟 五人。”
(4).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汉桓帝 封宦者 单超 新丰侯 、 徐璜 武原侯 、 左悺 上蔡侯 、 具瑗 东武阳侯 、 唐衡 汝阳侯 。《后汉书·宦者传·单超》:“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
(5).泛指权贵豪门。 唐 韩翃 《寒食》诗:“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明 刘绩 《早春寄白虚室》诗:“残雪未消双凤闕,春风先入五侯家。” 清 龚自珍 《摸鱼儿》词:“五侯门第非儂宅,賸可五湖同去。”

基本含义
指五个诸侯国的统称,也用来形容众多的贵族。
详细解释
五侯是指春秋时期的五个大国,分别是齐、楚、燕、赵、韩。这五个国家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势力,也是诸侯国中的重要势力。后来,五侯成为了指代众多贵族的代名词。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贵族众多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众多的权贵人士。
故事起源
五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中国分裂为众多小国,其中有五个大国,即齐、楚、燕、赵、韩,它们互相之间势力强大,地位显赫。后来,这五个国家的统治者被称为五侯。
成语结构
五侯是一个名词性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家世世代代都是五侯之后,享有丰厚的财富和地位。2. 这个家族的成员都是五侯,所以他们的生活非常奢华。
记忆技巧
可以将“五侯”与春秋时期的五个大国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记忆其基本含义和来源。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以及其他与贵族、权贵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家的祖先是五侯,所以他们家族很有名。2. 初中生:五侯是春秋时期的五个大国,它们的统治者都是贵族。3. 高中生:五侯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权贵阶层,他们掌握着政治和经济的大权。4. 大学生:五侯是春秋时期的重要势力,他们的存在对于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