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初献

拼音:chū xiàn

注音:ㄔㄨ ㄒ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开始向神献演乐舞。《春秋·隐公五年》:“考 仲子 之宫。初献六羽。” 孔颖达 疏:“初,始也;往前用八,今乃用六也。献者,奏也;奏进声乐以娱神也。”
(2).享客时首次敬酒。《左传·桓公九年》:“享 曹大子 ,初献,乐奏而叹。” 杜预 注:“酒始献。”
(3).祭祀时首次奠爵。《旧唐书·礼仪志三》:“礼成於三,初献、亚、终,合於一处。”

基本含义
初次奉献,初次贡献
详细解释
初献指的是某人第一次向他人或组织奉献或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或财富。这个成语强调了初次奉献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使用场景
初献常用于表达某人首次做出贡献或奉献的情景,可以用来形容初次为某个团体、组织或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故事起源
初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年轻人,他在家乡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他一直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有一天,他听说皇帝正在选拔人才,于是他决定去朝廷献上自己的才华。他第一次向皇帝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和重视,从此开始了他的官员生涯。这个故事成为了初献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初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初”是形容词,意为“第一次的”、“刚开始的”,而“献”是动词,意为“奉献”、“贡献”。
例句
1. 他在公司的初献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位年轻人凭借着初献的才华,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赏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初献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轻人第一次献上自己的才华,获得了别人的赞赏和认可的场景,以此来联想和记忆初献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初献相关的成语,如“初出茅庐”、“初露头角”等,来拓展对初献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参加了学校的义工活动,这是我初献自己的力量。2. 初中生: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的辩论比赛,初献了自己的演讲才能。3. 高中生:我在大学申请过程中,初献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和社会实践经历。4. 大学生:我在社团工作中初献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5. 成年人:我加入了慈善机构,初献了自己的时间和财力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