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逸调

拼音:yì diào

注音:ㄧˋ ㄉ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失传的曲调、乐调。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才英》:“孑弦有逸调,空谈无与言。” 唐 王勃 《乾元殿颂》:“ 瑶山 广乐,备逸调於宫悬; 洞庭 仙奏,纳遗歌於帝府。”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若徧二十八调而不应,则是逸调声也。”
(2).超脱世俗的曲调。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倘使 陈留 逸调,下探 柯亭 之篠; 会稽 阴德,傍眷 餘溪 之蔡。则迴眸之报,不独著於前龟;清亮之音,谁专称於往笛?” 唐 黄滔 《魏侍中谏猎赋》:“故其旌逸调,赏清词,锡綵繒而甚众。”
(3).超脱世俗的格调。 唐 卢纶 《畅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旧》诗:“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 唐 陆龟蒙 《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诗:“云虯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基本含义
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调子和风格优美、流畅、高雅。
详细解释
逸调是由“逸”和“调”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逸”表示优美、流畅,而“调”指的是音调、节奏。逸调这个成语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的调子和风格优美、流畅、高雅。它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和音韵之美,是对文学艺术作品高度赞美的词语。
使用场景
逸调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更多地出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可以用来形容一部优美动人的诗歌、音乐、小说或者绘画作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写作风格和表演风格非常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故事起源
逸调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一书中。《世说新语》是东晋时期的文学作品,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故事。在书中,逸调被用来形容文学作品的优美和流畅。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领域。
成语结构
逸调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首诗的逸调让人陶醉其中,读来心旷神怡。2. 他的小说写得逸调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3. 这幅画的逸调独特,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才华。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逸调这个成语。将“逸”与优美、流畅的意思联系起来,将“调”与音调、节奏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优美的音乐中舞蹈,形成一个动人的画面,这样可以帮助记忆逸调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成语,可以拓宽词汇量,并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首童谣的逸调非常动听,我喜欢听它。2. 初中生:这篇散文的逸调非常优美,读起来让人陶醉。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小说逸调独特,他的文字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4. 大学生:这部电影的逸调非常出色,它展现了导演的独特才华。5. 成年人:这幅画的逸调非常动人,我被它的美丽所吸引。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逸调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