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警辩

拼音:jǐng biàn

注音:ㄐㄧㄥˇ ㄅ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机警善辩。《新唐书·柳浑传》:“ 浑 警辩,好谈謔,与人交,豁如也。”

基本含义
警惕而辩论。
详细解释
指在辩论中要保持警觉,不被对方的言辞所迷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便做出正确的辩论。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在辩论、争论或讨论中要谨慎小心,保持警觉的态度。
故事起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有一次齐国的平原君与魏国的虞卿进行辩论,虞卿在辩论中善于运用言辞,而平原君则善于警觉,能够辨别出虞卿的辩论中的漏洞。因此,后来人们用“警辩”来形容在辩论中要保持警惕的态度。
成语结构
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是“警”,第二个字是“辩”。
例句
1. 在辩论中,我们要警辩,不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2. 他在辩论中始终保持警辩的态度,从而赢得了辩论的胜利。
记忆技巧
可以将“警辩”中的“警”字理解为“警惕”,将“辩”字理解为“辩论”。通过将两个字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辩论、争论相关的成语,如“辩驳”、“辩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班级辩论比赛中,我要学会警辩,不被对方的话所迷惑。2. 初中生: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警辩,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在社会讨论中,我们要善于警辩,不被他人的言辞所左右,坚持自己的立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