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指旗帜、军旗。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场面。
详细解释
龙虎旂是由“龙”和“虎”两个字组成的,是古代军队中用来标志军队身份和士气的旗帜。龙象征着权威和威严,虎象征着勇猛和力量。因此,“龙虎旂”成语常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威武雄壮的场面。
使用场景
龙虎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壮观的场面、威风凛凛的气势,特别适用于描述盛大的庆典、重要的军事阅兵等场合。同时,也可用于形容某人的气势和威严。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项羽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英雄将领,他在战斗中使用了一面巨大的龙虎旂,以此来鼓舞士气和显示威势。后来,这面旗帜成为了项羽的象征,也成为了“龙虎旂”这个成语的来源。
例句
1. 阅兵式上,士兵们手持龙虎旂,威风凛凛。2. 这个演出真是龙虎旂般的壮观,让人难以忘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龙虎旂”与威风凛凛的场面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士兵手持着龙虎旂阅兵的场景,以及旗帜飘扬时带来的威势和气势。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以及其他与军旗、旗帜相关的成语,如“旗开得胜”、“旗鼓相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在阅兵式上指着龙虎旂告诉我们,那是国家的象征。2. 小学生:我画了一幅画,上面有很多士兵手持龙虎旂的场景。3.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开场戏真是龙虎旂般的壮观,让人热血沸腾。4. 高中生:他的演讲真是气势如虹,像是手持龙虎旂一样威严。5. 大学生:参加阅兵式是我一直的梦想,我想亲眼看到士兵手持龙虎旂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