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áo chèn
注音:ㄊㄧㄠˊ ㄔㄣˋ
繁体:
详细解释
髫齓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儿童年幼,牙齿尚未长齐的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儿童的可爱和天真无邪。
使用场景
髫齓一词常用于形容儿童的状态,可以用在儿童节、幼儿园活动等场合。
故事起源
髫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抑》中的一句诗:“髫髻髻,齿如瓠。”意思是说儿童头发稀疏,牙齿像葫芦一样稀疏。后来,人们将“髫髻髻,齿如瓠”简化为“髫齓”,用来形容儿童牙齿尚未长齐的状态。
成语结构
髫齓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髫”和“齓”,表示儿童年幼,牙齿尚未长齐。
例句
1. 他还是个髫齓小孩,一点也不懂事。2. 她的孩子髫齓可爱,笑起来真好看。
记忆技巧
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髫齓”这个词分解成两个部分,记住“髫”表示头发稀疏,“齓”表示牙齿尚未长齐。2. 想象一个可爱的儿童,头发稀疏,牙齿还没有长全,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关于儿童的习俗和文化,以及其他与儿童相关的成语和诗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弟弟还是个髫齓,牙齿都还没长全呢。2. 初中生:那个髫齓小女孩笑起来真好看。3. 高中生:小时候的我们都是髫齓,现在想起来真是美好的回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