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青幢

拼音:qīng zhuàng

注音:ㄑㄧㄥ ㄓ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1).青色的旗幡或车盖。古时官员出行时的仪仗之一。 唐 白居易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紫綬黄金印,青幢白玉珂。”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六:“絳节夹青幢,鸣珂愉且闲。”
(2).喻枝叶浓密,树冠如盖的树木。 唐 韩愈 《楸树》诗:“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綵笼。”

基本含义
指军队中的旗帜,也比喻军队或队伍。
详细解释
青幢,原指军队中的旗帜,后来也用来比喻军队或队伍。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威风和壮丽气势。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军队或队伍的规模、阵容和威武。也可用于形容人群或团体的庞大、壮丽。
故事起源
根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时,曾经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南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时,他的军队阵容庞大,旗帜飘扬,壮丽非凡。后来,人们就用“青幢”来形容庞大的军队。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青幢
例句
1. 他带领着一支青幢,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战场。2. 在游行队伍中,各个单位的青幢迎风飘扬,壮观非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青幢”与军队的威武气势相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支庞大的军队,旗帜飘扬,进入战场的场景。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军队、队伍有关的成语,如“红旗”、“五星红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同学们排成了一支青幢,一起参加了运动会。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老师讲述了古代军队的壮丽场景,其中就提到了青幢。3. 高中生:在纪念抗战胜利的仪式上,军队的青幢迎风飘扬,让人感受到了军队的威武之气。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