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悯笑

拼音:mǐn xiào

注音:ㄇㄧㄣˇ ㄒ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怜悯讪笑;可怜亦复可笑。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僕见险不能止,动不得时,颠顿狼狈,失其所操持,困不知变,以至辱於再三,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下之所背而驰者也。” 宋 苏舜钦 《乞纳谏书》:“臣区区以此言达於冕旒者,非不知出口祸从,为众悯笑,盖欲陛下一悟,则天下蒙福。” 明 杨慎 《词品·陈季常》:“观此则 季常 ,载侍女以远游,及暮年甘於枯寂,盖有所制而然,亦可悯笑也哉!” 鲁迅 《华盖集·“公理”的把戏》:“半年的事,几个的人,就这么矛盾支离,实在可以使人悯笑。”

基本含义
悯笑是指对别人的可怜或不幸感到同情,但又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详细解释
悯笑是由“悯”和“笑”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悯,表示对别人的不幸或可怜感到同情;笑,表示笑出声来。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即在同情别人的不幸时,不由自主地发出笑声。
使用场景
悯笑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同情别人的不幸时,因为某种原因而笑出声来。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感到尴尬、无奈或是对别人的不幸感到无法理解。在社交场合或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使用悯笑来形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悯笑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据说,杨震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政治家。他曾经因为批评当时的权臣而被贬为县令。在担任县令期间,他看到了很多人民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同情之情。然而,由于自己无法改变这些不幸的现实,他只能无奈地笑出声来,以掩饰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成语结构
悯笑是一个动宾短语,由“悯”和“笑”两个词组成。其中,“悯”是动词,表示同情;“笑”是动词,表示发笑。
例句
1. 他看到了那个可怜的乞丐,不禁悯笑了起来。2. 她听到了他的不幸遭遇,忍不住悯笑了一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悯”和“笑”两个词分开记忆,然后联想起同情和笑声的矛盾情感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看到别人的不幸时,感到同情但又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的情景。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悯笑相关的成语,如“哀笑”、“同情笑”等,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小猫被欺负,他忍不住悯笑了一声。2. 初中生:听到同学的尴尬经历,她忍俊不禁地悯笑起来。3. 高中生:在面对社会不公时,我们应该用悯笑来表达我们的关切和无奈。4. 大学生:他尽管遇到了很多挫折,却依然能够悯笑面对人生的困境。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