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听鼓

拼音:tīng gǔ

注音:ㄊㄧㄥ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1).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入值;午刻再鼓,下值。因称官吏赴衙值班为“听鼓”。《北史·王晧传》:“﹝ 晧 ﹞为司徒掾,在府听午鼓,蹀躞待去。” 唐 李商隐 《无题》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臺类转蓬。”
(2).官吏赴缺候补。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张勤果轶事》:“弱冠随父听鼓 汴 垣。”

基本含义
指高度警觉,敏锐地听到某种警报或危险的迹象。
详细解释
听鼓是由“听”和“鼓”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它比喻人们保持高度警觉的状态,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某种警报或危险的迹象。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面临危险或困难时应该保持警觉,及时采取行动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危险或困境时应该保持警觉和敏锐的观察力。比如,当我们在处理重要的事情时,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忽视任何可能的风险或问题。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相传,在一次重要的战役中,一支军队在夜晚时分突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鼓声。这支军队的将领立刻意识到敌军可能正在接近,于是迅速采取了防守措施,最终成功抵御了敌军的进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面对危险时,只有保持警觉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够及时采取行动,避免潜在的风险。
成语结构
成语“听鼓”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听”和“鼓”。
例句
1.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听鼓迅速采取行动。2. 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总是能够听鼓及时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听”和“鼓”两个字分别与我们所熟悉的动作联系起来。比如,“听”可以与我们平时用来听声音的耳朵联系起来,“鼓”可以与我们敲打的鼓联系起来。2. 将这个成语与一个具体的故事联系起来,比如上面提到的战争故事。通过将成语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其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听鼓”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有关警觉和警报的成语,比如“警钟长鸣”、“警惕性”等等。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鼓,迅速跳下床,发现房间起火了。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听鼓及时避开危险。3. 高中生:在考试前,我要听鼓,及时复习,避免出现失误。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