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口剌

拼音:kǒu là

注音:ㄎㄡˇ ㄌ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言嘴上不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华亭故相被胁》:“﹝ 袁履善 ﹞为诗多奇俊语,又顷刻数百言,谈笑风流,后来未见其比。 王弇州 其同年进士也,亦口剌而心服之。”

基本含义
指人言辞犀利,嘴上厉害。
详细解释
口剌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说话或辩论时嘴巴利索、辞藻华丽、言辞犀利。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口才出众,善于辩论或使用言辞讽刺、讥讽他人。
使用场景
口剌一词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言辞辩论中的出色表现。它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的辩才,也可以用来讽刺一个人的嘴巴厉害但不择手段。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的故事。当时有一位叫做陈仲明的人,他以口才出众而闻名。有一次,他和一位名叫陈思玄的官员辩论,结果陈仲明运用了巧妙的辞藻,让陈思玄无话可说,最终陈仲明获得了胜利。陈仲明的辩论技巧被人称为“口剌”,后来这个词就成了形容人辩才过人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口”和“剌”。其中,“口”表示嘴巴,代表言辞;“剌”表示犀利,代表锋芒。
例句
1. 他在辩论中口剌如簧,让对手无法反驳。2. 她的言辞口剌,让人不敢轻易与她争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张开大嘴,嘴巴里面有一把锋利的剑,象征着他的言辞犀利。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口剌相关的成语,如“口若悬河”、“口才绝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辩论技巧真厉害,每次辩论都口剌如簧。2. 初中生:她的言辞口剌,每次辩论都能让对手束手无策。3. 高中生:他在辩论赛中展现出了口剌的能力,成功地击败了对手。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