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结绶

拼音:jié shòu

注音:ㄐㄧㄝ ˊ ㄕ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佩系印绶。谓出仕为官。《汉书·萧育传》:“﹝ 萧育 ﹞少与 陈咸 、 朱博 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 王阳 、 贡公 ,故 长安 语曰:‘ 萧 朱 结綬, 王 贡 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我来结綬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不允》:“结綬 金马 庭,高议 云臺 上。” 郁达夫 《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綬到南枝。”

基本含义
结绶是指结成节约的习惯,形容人节俭、精打细算。
详细解释
结绶的含义源自古代儿童剃头成人的仪式。在剃头仪式结束后,家人会将剃下的头发结成一个结绶,象征着节约和珍惜。因此,结绶成为了节俭和精打细算的象征,形容一个人善于节约,懂得珍惜资源。
使用场景
结绶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生活节俭,不浪费资源的品质。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消费习惯、生活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企业或组织的经营理念。
故事起源
结绶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剃头仪式。在古代,剃头仪式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象征着孩子成长为成人。家人会将剃下的头发结成一个结绶,寓意着节约和珍惜。随着时间的推移,结绶逐渐成为了节俭和珍惜的象征。
成语结构
结绶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结”是动词,表示结成;“绶”是名词,表示结绶。
例句
1. 他从小就学会了结绶,所以他的生活一直很节俭。2. 这家企业一直坚持节约用水,真是个结绶的好榜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将剃下的头发结成一个结绶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你也可以将这个成语与节约和珍惜资源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节约和珍惜资源相关的成语,如“精打细算”、“一针见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次都会把剩下的食物打包带回家,因为我知道要结绶。2. 初中生: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懂得结绶,从不浪费任何资源。3. 高中生:我父母教育我要学会结绶,所以我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的习惯。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