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辋川图

拼音:wǎng chuān tú

注音:ㄨㄤˇ ㄔㄨㄢ ㄊ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 唐 诗人 王维 绘的名画。绘 辋川 别业二十胜景于其上,故名。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 王维 ﹞画《輞川图》,山谷鬱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尝自题诗云:‘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其自负也如此。 秦太虚 云:‘余卧病, 高符仲 擕《輞川图》示予曰:閲此可以癒病。予甚喜,恍然若与 摩詰 入 輞川 ,数日而疾癒。’” 宋 苏轼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词:“《輞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 右丞 句。” 清 赵翼 《题王摩诘辋川雪溪小幅》诗:“我闻《輞川图》径丈,幽景二十俱臚陈。”
(2).借指风景幽胜之处。 宋 苏轼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诗:“五亩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輞川图》。” 高增 《君介有武林之游诗以送之》:“分明一幅《輞川图》,便倩 王维 画得无。”

基本含义
辋川图是指辋川县地图,比喻出色的才能或杰出的作品。
详细解释
辋川图这个成语源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的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更上一层楼”一句就是指王之涣要再登一层楼,以便更好地俯瞰美景。后来,人们用“辋川图”来比喻出色的才能或杰出的作品,表示要不断追求进步,超越自己。
使用场景
辋川图这个成语常用于夸奖人的才能或作品出色,也可以用于激励自己或他人不断追求进步。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王之涣在诗中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色,并表达了自己要不断追求进步的决心。
成语结构
辋川图的结构是“名词 + 动词 + 名词”。
例句
1. 他的作品真是辋川图,受到了广泛的好评。2. 这位年轻的画家的才华真是辋川图,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
记忆技巧
可以将“辋川”想象成一个山河壮丽的地方,而“图”则代表着作品或才能。通过将辋川的美景与出色的才能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王之涣的其他诗作,了解他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画的画真漂亮,简直就是一幅辋川图。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辋川图,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观点独特,真是一篇辋川图。4. 大学生: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可以说是一份辋川图。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