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廪食

拼音:lǐn shí

注音:ㄌㄧㄣˇ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仓储的粮食。 唐 沉亚之 《学解嘲对》:“客有以今廩食之不充,漕輓不胜於弊,是劳远而堕近以为问者。” 宋 范仲淹 《论西京事宜札子》:“然彼空虚已久,絶无储积,急难之时,将何以备?宜以将有朝陵之名,渐营廩食。”
(2).公家供给口粮。《韩非子·内储说上》:“ 南郭 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廩食以数百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遣其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廩食给薪菜盐豉炊食器席蓐。”
(3).指公家供给的粮食。《汉书·苏武传》:“ 武 既至海上,廩食不至。”

基本含义
指粗劣的饮食,也指贫困的生活。
详细解释
廪食一词源自古代中国的制度,廪是古代官府存放粮食的仓库,食则是指食物。廪食原指由官府供给的粗劣饮食,后来引申为贫困的生活。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生活贫困、饥饿困顿的境况。
使用场景
廪食一词多用于文学作品中,用来描绘贫苦人民的生活状态。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使用,用来形容生活困苦或者食物质量差的情况。
故事起源
廪食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文王》中的《有廪》一篇中,其中写到:“有廪有藉,有依有据。”廪在这里指官府的粮仓,藉指食物,依指依附,据指依赖。这篇诗描写了当时文王在国家艰难时期,通过官府的供给来维持生计的情景。
成语结构
廪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廪是第三声,食是第四声。
例句
1. 他小时候家境贫困,吃的都是廪食。2. 这个地方的经济条件非常差,很多人都过着廪食的生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廪食”的发音和基本含义来帮助记忆。同时,了解成语的故事起源和使用场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廪食是一个形容贫困生活的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白粉红妆”、“锦衣玉食”等,来扩展对贫富差距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小时候家很穷,吃的都是廪食。2. 初中生:这本小说描述了一个贫困农村的廪食生活。3. 高中生:在这个社会,仍然有很多人过着廪食的日子,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4. 大学生: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廪食岁月,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5. 成年人: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每天都在过着廪食的生活。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