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茅茨

拼音:máo cí

注音:ㄇㄠˊ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茆茨”。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
(2).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 宋 苏轼 《内中御侍以下贺太皇太后年节词语》:“求贤审官,拔士茆茨之下。”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华察》引 陈卧子 曰:“ 子潜 清俭,似茅茨下人。”
(3).用以谦称自己的家。 唐 清昼 汤衡 《怀李司直纵联句》:“幽独何以慰,友人顾茅茨。” 宋 王安石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诗:“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饌,於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

基本含义
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详细解释
茅茨源自古代的建筑材料,用茅草覆盖的房屋,表示住所简陋、破旧。引申为形容人居环境贫苦、简陋不堪。
使用场景
茅茨一词常用于形容居住环境贫苦、简陋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贫困农村的房屋、简陋的小屋、破败的建筑等。
故事起源
茅茨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据说,茅茨最早是指周朝时期的一种建筑材料,也就是用茅草覆盖的房屋。这种房屋简陋、破旧,因此“茅茨”一词逐渐引申为形容住所简陋、破败的意义。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农村的房子都是茅茨搭建的,非常简陋。2. 他家住在一个茅茨小屋里,生活条件很艰苦。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茅草覆盖的房屋,形象地表示住所简陋、破旧的意思。可以通过画画或寻找相关的图片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建筑材料和农村的居住环境,了解茅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房子很漂亮,不像茅茨那么简陋。2. 初中生:他家住在茅茨小屋里,生活条件很艰苦。3. 高中生:这座城市的贫民窟里,有很多茅茨搭建的房屋。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