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淑问

拼音:shū wèn

注音:ㄕㄨ 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善于审判。《诗·鲁颂·泮水》:“淑问如 皋陶 ,在泮献囚。” 孔颖达 疏:“所囚者,服罪之人。察狱之吏当受其辞而断其罪,故使善听狱如 皋陶 者献之。” 明 李东阳 《<两畿录刑诗>序》:“然其恩德之所感动,声之所流播,有不能已於人者。故 召伯 之听讼,见诸《风》: 皋陶 之淑问,见诸《颂》。” 清 钱谦益 《大理寺左寺左寺副曹文衡授儒林郎制》:“淑问如 皋陶 ,朕深有望於尔,尔其念哉!”
(2).美名。《汉书·匡衡传》:“道德弘於京师,淑问扬乎疆外。” 颜师古 注:“淑,善也;问,名也。”《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东朝既建,淑问峩峩。” 刘良 注:“淑,美;问,闻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赠潘综吴逵举孝廉诗》之三:“投死如归,淑问若兰。”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淑问秀於闺房,柔风治於《诗》《礼》。”

基本含义
善良而有修养的人的提问。
详细解释
淑问是由“淑”和“问”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淑”指的是善良、有修养的意思,“问”则指的是提问。淑问的含义是指善良而有修养的人的提问。这个成语形容提问者温文尔雅,礼貌得体,表达问题时不冒犯他人,用词得体,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使用场景
淑问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提问时表现得非常有修养和礼貌。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礼仪、社交等领域,特别适用于提醒人们在与他人交流时要注意言辞和态度。
故事起源
关于淑问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详细。然而,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中国古代注重礼仪和修养,淑问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
成语结构
淑问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他发问时总是很淑问,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2. 在与长辈交流时,我们应该学会淑问,以示尊重。
记忆技巧
记忆淑问这个成语可以使用以下技巧:1. 将“淑”字与“善良、有修养”的概念联系起来,表示提问者的态度。2. 将“问”字与“提问”的行为联系起来,表示提问者的行为。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淑问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如“淑女”、“淑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提问时,我们要学会淑问,不要随便回答。2. 初中生:在社交场合,我们应该用淑问的方式与他人交流。3. 高中生:淑问是表现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这种能力。4. 大学生:对于教授的问题,我们应该以淑问的方式回答,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礼貌。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