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绥祭

拼音:suí jì

注音:ㄙㄨㄟˊ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古祭礼名。《仪礼·士虞礼》:“不绥祭,无泰羹湆胾从献。” 郑玄 注:“事尸之礼,始於绥祭,终於从献。‘绥’当为‘堕’。”《礼记·曾子问》:“摄主不厌祭,不旅不假,不绥祭,不配。” 郑玄 注:“‘绥’,《周礼》作‘堕’。” 孔颖达 疏:“谓欲食之时,先减黍稷牢肉而祭之於豆间,故曰绥祭。”

基本含义
绥祭是指祭祀祖先或神灵时,恭敬而庄重地进行祭祀仪式,表示对祖先或神灵的敬意。
详细解释
绥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一,是人们表达对祖先或神灵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的一种方式。绥祭仪式通常包括准备祭品、设立祭坛、燃香、献花、奠酒、祭拜等环节,人们会按照传统的礼仪和仪式进行,以示对祖先或神灵的尊敬和敬意。
使用场景
绥祭通常在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日进行,如清明节、中秋节等。人们会回到祖先的坟墓前,进行绥祭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此外,在一些庙宇或宗教场所也会进行绥祭仪式,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祝福。
故事起源
绥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需要得到安抚和供养,以保佑后代子孙平安幸福。因此,绥祭作为一种仪式被传承下来,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传统。
成语结构
绥祭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绥”是动词,表示恭敬而庄重地进行祭祀;“祭”是名词,表示祭祀仪式。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成语。
例句
1. 清明节,我们全家都会回家祭拜祖先,进行绥祭仪式。2. 在庙宇里,信徒们会定期进行绥祭,祈求神灵的保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绥祭这个成语:1. 将“绥”字与“祭”字进行联想,想象自己恭敬而庄重地进行祭祀的场景。2. 将“绥”字拆分为“纟”和“隹”,纟表示丝绳,隹表示鸟,联想到用丝绳绑鸟,表示维护祭祀仪式的庄重和恭敬。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绥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祭祀仪式,如祭祀神灵的方法、祭祀的起源和意义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绥祭相关的成语,如“祭酒”、“祭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清明节时,我和家人一起去祭拜祖先,进行了绥祭仪式。初中生:在庙宇里,信徒们每天都会进行绥祭,表达对神灵的敬意。高中生:绥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代表着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