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怨讟

拼音:yuàn dú

注音:ㄧㄨㄢ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怨黷 ”。怨恨诽谤。《左传·宣公十二年》:“昔岁入 陈 ,今兹入 郑 ,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政有经矣。” 杜预 注:“讟,谤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由此众庶失望,而怨黷兴矣。”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师不疲劳,兵无怨讟。”《明史·邹缉传》:“凡此数事,皆下失民心,上违天意,怨讟之兴,实由此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本官不察,以小民怨黷,饱左右之贪囊,所损多矣!”

基本含义
互相怨恨诽谤。
详细解释
怨讟是指互相怨恨、相互诽谤攻击。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怨意呈现出相互之间的不满和恼怒,而讟则表示互相谩骂和诽谤。怨讟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互相攻击抨击。
使用场景
怨讟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紧张,互相攻击诽谤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朋友之间的矛盾、同事之间的争执以及社会上的纷争等。
故事起源
怨讟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鲁国时期。当时,鲁国大夫公叔文子因为害怕自己的儿子受到公子纠的威胁,就对公子纠进行了诽谤攻击。这个故事成为了怨讟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怨讟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常常怨讟对方。2.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怨讟,要多了解事实真相。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怨讟这个成语。可以将怨讟的发音“yuàn zhèng”联想成“猿猴争斗”,猿猴之间互相攻击诽谤,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怨讟的反义词和近义词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更多相关成语。例如,反义词可以是友好相处、和睦相处,近义词可以是争吵不休、互相指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两个同学常常怨讟对方,老师都很生气。2. 初中生:班级里的两个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就开始怨讟对方,搞得大家都很尴尬。3. 高中生: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怨讟言论,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友善。4. 大学生:在职场上,人际关系复杂,需要避免怨讟行为,保持良好的合作氛围。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