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不相闻问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不相闻问
基本含义
不相互了解,却互相问候。
详细解释
成语“不相闻问”意为两个人之间并没有相互了解,却互相问候。这个成语形容人与人之间交往表面上看似热情,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对方。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面上的客套,缺乏真诚和深入的交流。也可以用于批评虚伪的人际关系。
故事起源
成语“不相闻问”的故事起源于《晋书·王敦传》。王敦是晋朝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与朝廷的官员关系紧张。一次,王敦去拜访一个官员,官员却对他说:“我不认识你,也没有听说过你,你为什么要来找我?”王敦听后非常生气,但为了面子,他只好回答:“我也不认识你,也没有听说过你,只是路过这里,顺便来问候一下。”这个故事成为了“不相闻问”的来源。
成语结构
主语+不相闻问
例句
1. 他们之间只是表面上的客套,互相不相闻问。2. 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人们经常不相闻问地交往。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不相闻问”拆分成两部分记忆。不相闻表示不了解对方,问表示互相问候。可以通过想象两个人之间只是互相问候而没有真正交流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重视真诚交流和互相了解的价值观。也可以学习其他与人际关系相关的成语,如“言不由衷”、“虚与委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班上有一个新同学,大家都不相闻问地和他打招呼。初中生:虽然他们是朋友,但他们之间却只是表面上的不相闻问。高中生: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人们之间很多时候只是互相不相闻问。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