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言归

拼音:yán guī

注音:ㄧㄢˊ ㄍㄨㄟ

繁体:

基本解释

(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 毛 传:“言,我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 奘 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 清 万寿祺 《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
(2).《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羽觴湛湛,方陈《既醉》之诗,鼉鼓渊渊,復奏‘言归’之曲。”

基本含义
指说话归纳到一起,总结出结论或回答问题。
详细解释
言归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言”和“归”两个字组成。言即言语,指说话;归即归纳,指将各种说话的内容总结归纳到一起。言归的含义是将所说的话归纳总结,给出结论或回答问题。它强调将杂乱的言论整理梳理,得出明确的结论。
使用场景
言归常用于表达总结思考之后的结论或回答,适用于各种情境。它可以用于正式的学术讨论、商务谈判、会议汇报等场合,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流和讨论。
故事起源
言归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智者名叫庄周。一天,庄周和弟子们去河边玩耍,看到一只大乌龟爬上了岸边。庄周对弟子们说:“这只乌龟是怎么爬上岸边的?”弟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是乌龟用爪子爬上来的,有的说是乌龟用嘴巴咬住了岸边的草爬上来的。庄周听了大家的回答,微笑着说:“言归正传,我来告诉你们答案。”然后他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解释。从此,人们用“言归”来形容总结结论的过程。
成语结构
言归由两个字组成,形式上是一个动词短语。
例句
1. 在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思考后,我们终于言归于静,得出了一个共识。2. 请你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你的观点言归一下。3.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需要经过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才能言归于理。
记忆技巧
可以将“言归”与“总结”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在发表演讲或写总结报告的时候,他将杂乱的言论整理梳理,最终得出结论或总结。这个过程就是“言归”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报纸、杂志等来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言归”的用法和意义。也可以通过参加辩论或讨论活动来提高运用“言归”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小明回答:“我们学会了言归,就是把问题的答案总结出来。”2. 初中生:在班会上,班长总结了上周的活动情况,说:“言归起来,我们上周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3. 高中生:课堂上,老师提问:“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学生回答:“言归于理,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