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稗记

拼音:bài jì

注音:ㄅㄞˋ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稗记 bàijì
[books of anecdote and trifles] 杂闻轶事
名家的记录稗记

详细解释

犹笔记。 清 赵翼 《题冯星石鸿胪梦苏草堂图》诗:“大节据长编,琐闻摭稗记。”

基本含义
指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记载。
详细解释
稗记原指稗子的记载,因稗子生长茂盛,不受人们的约束,所以比喻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记载。后来引申为指各种杂记、片段式的记载。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一些零散的、杂乱无章的记载,或者指一些不成体系的杂记、片段式的记载。
故事起源
稗记最早出现在唐代韩愈的《韩文公文集》中,其中有一篇名为《稗官野记》的文章,讲述了一些官吏的不当行为。此后,稗记成为了一种文学形式,用以记载各种琐事和细节。
成语结构
稗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他的笔记很稗记,记载了许多零散的细节,却缺乏系统性。2. 这本书是一本稗记,记载了作者的各种见闻和思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稗子生长茂盛,不受人们的约束”来记忆稗记的含义,表示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记载。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文学和韩愈的作品,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杂记”、“零散记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喜欢写日记,但是我的日记总是稗记,没有什么系统性。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游记,我选择了写一篇稗记,记录下旅途中的点点滴滴。高中生:我喜欢阅读一些稗记类的书籍,因为它们可以让我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细节和见闻。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