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当罪

拼音:dāng zuì

注音:ㄉㄤ ㄗ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应该抵罪;抵罪。《左传·襄公十九年》:“ 郑子孔 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乃讨 西宫 之难与 纯门 之师。 子孔 当罪,以其甲及 子革 、 子良氏 之甲守。” 杨伯峻 注:“当罪,古代刑法术语。《汉书·刑法志》:‘以其罪名当报之。’”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若是受了他买告咱当罪,若是有证见便承伏。”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小人并然不敢,若有证见,小人便当罪。”
(2).谓罚当其罪。《管子·问》:“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 尹知章 注:“所刑皆当其罪,故人不交相讼。”《荀子·君子》:“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

基本含义
因为犯了错误而受到惩罚或承担责任。
详细解释
当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当”表示“接受”或“承担”,“罪”表示“过失”或“责任”。当罪的含义是指因为犯了错误、做了错事而需要承担责任或受到惩罚。
使用场景
当罪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失或错误而被追究责任或受到惩罚的情况。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在工作场合中,当某人犯了错误或疏忽职责时,可以说他当罪。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犯了错误并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可以用当罪来表示自己愿意承担责任。
故事起源
当罪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当一个人犯了罪过,他需要接受审判和惩罚。当时的法律制度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当罪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语。
成语结构
当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当”和“罪”都是名词。
例句
1. 他犯了错误,应该当罪。2. 我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愿意当罪。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当罪这个成语,你可以将“当”想象成接受或承担的动作,将“罪”想象成错误或过失的象征。通过将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你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当罪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当罪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研究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和刑罚制度,了解更多关于责任和义务的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犯了错误,老师让我当罪并写一篇检讨。2. 初中生:我没做好作业,老师让我当罪并在课间补上。3. 高中生:我迟到了,老师让我当罪并做了一个小时的扫地。4. 大学生:我在考试中作弊,学校让我当罪并取消了我的考试成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