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谴黜

拼音:qiǎn chù

注音:ㄑㄧㄢˇ ㄔ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谪降贬黜。《后汉书·张奋传》:“自 昭帝 封 安世 ,至 吉 ,传国八世,经歷篡乱,二百年閒,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比。” 唐 白居易 《曲江感秋》诗之一:“ 元和 二年秋,我年三十七。 长庆 二年秋,我年五十一。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清史稿·恭忠亲王奕訢传》:“ 穆宗 侍两太后奉 文宗 丧还京师,谴黜 载垣 等。”

基本含义
指免去官职,剥夺地位或权力。
详细解释
谴黜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谴指责、惩罚,黜指剥夺、废除。谴黜的含义是指免去官职、剥夺地位或权力。
使用场景
谴黜常用于描述政治或权力方面的事件,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强烈谴责和剥夺。可以用来形容被罢免职务的官员、被废黜的君主,或者指责某人被排斥、被剥夺某种权力或地位。
故事起源
谴黜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历史。在古代,君主拥有庙堂之上的权力,而一旦君主被谴黜,就意味着失去了统治地位和权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献和历史事件。
成语结构
谴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固定结构。
例句
1. 君主被谴黜后,国家陷入了动荡的局面。2. 她因为贪污受到了谴黜,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和地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谴责”和“剥夺”这两个词语的意义进行联想,来记忆谴黜的含义。谴责和剥夺都是对某人或某事的严厉批评和剥夺,而谴黜也是类似的含义,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谴黜事件,例如“谴责纲举目张”、“谴责奸佞”等,了解更多与谴黜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谴黜了调皮的同学,让他站在教室外面。2. 初中生:他因为作弊被老师谴黜,被取消了参加考试的资格。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谴黜事件,如汉武帝谴黜了权臣霍光。4. 大学生:政府对腐败官员进行谴黜,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