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鸢跕

拼音:yuān dié

注音:ㄧㄨㄢ ㄉㄧㄝ ˊ

基本解释

《后汉书·马援传》:“当吾在 浪泊 、 西里 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鳶跕跕墯水中。” 李贤 注:“鳶,鸱也。跕跕,墯貌也。”后以“鳶跕”形容路远地恶。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外》诗:“猿啼山不断,鳶跕路难登。” 宋 陆游 《冬夜作短歌》:“况如 马新息 ,万里听鳶跕。” 清 王士禛 《史局漫兴》诗:“ 巫峡 猿啼兵未解, 武溪 鳶跕岁将阴。”

基本含义
指飞鸟盘旋飞翔的样子。形容飞行的姿态或行动。
详细解释
鸢跕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鸢”指的是指鸟类中的鸢,一种猛禽,又称为鹞;“跕”指的是盘旋飞翔。鸢跕这个成语形容了鸟类盘旋飞翔的样子,也可用来比喻人的行动或姿态。
使用场景
鸢跕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姿态,特别是在艺术表演或者体育比赛中,当人们展现出优雅、灵活的动作时,可以使用鸢跕来形容。
故事起源
鸢跕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传说。相传,有一位叫做鲁班的木匠,他非常善于制作木工艺品。有一天,鲁班做了一只非常精致的木雕鸟,他将它放在空旷的地方,让它自由地飞翔。这只木雕鸟不仅形态逼真,而且在空中飞行时也非常优雅灵动,就像真正的鸟一样盘旋飞翔。人们看到后纷纷称赞,形容这只木雕鸟飞翔的样子为“鸢跕”。
成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例句
1. 他的舞蹈动作优美而灵动,宛如鸢跕。2. 这位运动员以鸢跕般的姿态完成了高难度的动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鸢跕”与鸟类盘旋飞翔的形态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只优雅的鸟在空中盘旋飞翔的样子,然后将其与“鸢跕”这个词语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鸟类飞行相关的成语,如“飞黄腾达”、“飞扬跋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鸟在天空中鸢跕,好像在和太阳玩耍。2. 小学生:他的画笔飞快地在纸上舞动,像一只鸢跕的小鸟。3. 初中生:演员在舞台上鸢跕般地展现出自己的才艺,赢得了观众的喝彩。4. 高中生:他的书法作品笔法独特,字字鸢跕,给人以美的享受。
推荐词语